邹渝达:定制化设计,让土地发声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2016-11-02
A&N尚源国际副总经理 邹渝达
在现代都市化浪潮中,建筑规划、景观设计已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聚焦点。如何打造更好的人居空间?如何让本土设计成为时代的标志?如何将那些挂在嘴边的“生态”“低碳”付诸于行动?设计工程企业将用经验带给你最好的诠释。中国风景园林网将带你一起走近这些企业的核心领导层,聚焦行业热点,透过他们的视角,解读景观、建筑、规划的时代内涵。本期,我们将带你走近A&N尚源国际。
“设计改变生活”,是我们司空见惯的话语。国际思潮的涌入、科技的不断发展,让现代景观设计追求不断的革新。独特设计的背后,怎样发挥出景观的本真价值以及生态的真实内涵,让我们在A&N尚源国际副总经理邹渝达先生的访谈中,寻得答案。
谈“设计思想”
1、对话土地:返本归真,定制化设计
Q:尚源是一家国际景观建筑设计公司,“尚源赋”中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等精神,本土情怀尽显。如何在设计中具体践行“返本归真”?在国外设计理念的巨大影响和冲击下,谈下如何在本土设计中保留中国传统地域文化?
邹渝达: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中,“高大上”已成为高端品牌的代名词,尚源依旧秉持“设计改变生活”的设计理念,以国际视野引领设计方向。我们的设计不主张浮夸,有着自己对设计独到的见解,以适合的方式来表达设计。尚源人认为,每个项目都有属于它的独特语言,将其挖掘并合理利用,营造出一种定制化的生活方式,创造属于这个项目独特的价值。在我看来,尚源的精神内涵也在其中,一个场地、一种语言,真正去读懂它并以适合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回归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这就是尚源设计践行的“返本归真”。
因此,我们的设计更注重设计者与体验者的对话,一块砖、一片瓦,营造场所的地域精神,使之在不经意间打动人,这就是对传统地域文化的最好表达。所想即所得,将我们的思想以定制化思路执行并落实,用心去寻找每个项目属于其自己的独特语言,是尚源在设计核心上的优势。尚源的设计精神也会一直延续传承下去。
2、践行生态:构建一切生命的和谐关系
Q:现在大多景观企业以倡导生态为本,而真正践行的却不多,请您谈下,相较于其他企业,尚源在景观生态规划方面的一些独到之处?
邹渝达:首先我想说的是我对生态景观设计的理解,法国AN景观机构创始人、尚源景观总顾问安建国老师在他著作《法国景观设计思想与教育》提到:“景观设计是以土地为依托,以时间为脉络,以自然自我管理为特征,以使用者的体验为论证依据的现代科学,它构建着一切生命的和谐共存关系”。
因此,生态景观不仅仅是以人的意志发生,而是需要构建一切生命的和谐关系。那么,在我们的设计中,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土地有自己的生命,建筑有自己的生命、一砖一瓦、一物一景,你的一呼一吸,都是生命的旋律。将以人为本到以地球关爱为本的理念融入设计,去构建一切生命的和谐共存关系,是我们努力营造的生态设计。比如尚源的项目联发•瞰青,我们对现场保护性开发,保留原生态植被的生态环境,将人行体验部分在不影响整个生态的状况下参与其中,并且恢复湖边湿地让小动物栖息,原始保留部分作为隔离区营造鸟类栖息地,同时规划成为湖岸背景林,与城市相隔,打造世外桃园之境地。该项目还获得了今年“全国人居经典环境金奖”。
3、项目周期:结果导向,定制化内控体系
Q:一个项目从设计到落地需要一个过程,请详细说说尚源在一个项目中是如何把握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的?
邹渝达:尚源非常重视每个项目的落地效果,极力将每个项目在可发挥的空间下做到最好。所以我们在一个项目开始之初会预判此项目的落地效果会是怎样,我们将对项目实施的经验,对客户整体团队把控能力和资金投入的评估,对项目定位、施工单位的选择等等诸多影响设计效果的因素囊括设计考虑之中,以合适的方式控制此设计项目。
尚源有着清晰而明确的内控体系。
1、一开始以结果为导向,概念阶段初期就介入,每次项目结果在完成之前会有内部评审会议对设计进行评估,有目的有计划的控制设计,每个环节严谨而有效;
2、方案设计结束后,评审组成员针对项目评估初期预判结果是否有偏差,设计是否需要调整,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矫正;
3、施工图完成后,我们会请自己的施工单位对施工图进行评审,提出实施阶段问题。图纸通过之后,为了实施阶段有效地呈现设计效果,我们会提交产品设计说明书,对前期的效果、空间感受、设计分析与后期施工图材料、软景、竖向进行对比说明,让施工单位理解项目重点、难点及效果控制点,同时对设计所需要的材料效果、软景效果及竖向效果的把控点进行整体回顾。产品设计说明书,就如同最终成果的一份契约,能让参与项目的所有相关合作方统一思路,并且作为评判标准的依据。
4、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会依据说明书进行质量评估,直到项目落地呈现。
5、呈现之后,我们会一年3次复盘提取数据,一方面对项目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另一方面也为今后项目做更多的经验数据,不断优化改进我们的设计方式。
这就是尚源从项目的设计到落地的一个过程,我们称这一过程为“定制化设计控制体系”。
4、细节设计:恒久,在于对细节无止境的关注
Q:纽约城市规划委员会主席阿曼达伯顿曾说过,成功的公共空间设计需要设计者对细节的极大关注。针对于旧城改造方面,您认为细节对设计意味着什么?
邹渝达:如阿曼达伯顿自己所描述:“生机勃勃并使人愉悦的公共空间是城市规划的关键。它们让城市充满生气。”而细节正是使城市充满生气的关键因素。旧城改造中,会有许多的公共空间或廊道空间在城市发展中失去了应有的生机,而设计者需要重新定义并挖掘其价值,来恢复城市生气。这并非表面的设计工作,而是系列的城市研究。
景观功能的满足、空间的感受、材料的运用等等,很大程度是通过细节来传递的,恒久,就在于对细节无止境的关注。
谈“设计背后”
Q:很多设计师都会表示,设计规划大多时候是按照甲方意愿去做,有时候背离了自己的一些设计想法,尚源和很多一线地产商合作,您能谈谈在项目设计中如何在有限的要求框架下,去发挥最大的设计空间么?
邹渝达:我们与地产商建立的是一种团队合作关系。不同地产商的项目或同一地产商的不同项目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因此,景观在不同项目运作之中所属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我们若想以“一招鲜”的方式去解决所有问题,难免会出现很多的矛盾冲突。所以,尚源是依据每个项目的定位寻找合作关系,依据项目本身的变化而变化,以团队合作的身份融入项目本身。
首先是设定目标,这个目标可以由甲方制定,我们给予专业的评估;或者我们依据甲方前期所做的资料进行分析,制定我们需要的目标。
其次,以结果为导向,确定共同目标与结论,我们的设计就会有目的、有计划的去实施。如果发生分歧,我们会预估是否对目标产生极大影响,若对方是站在设定目标所考量的分析,并会使结果朝良性方向发展,我们应当尊重合作方的意见并采纳,不应单纯的去讲“背离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景观设计并非是个人秀,而是团队的共同结晶。所以,我们会倾听各个合作方的意见,以共同的目标来平衡。我们认为专业的景观设计单位至少在景观这一板块是有权做正确决定的。
最后,如何去发挥设计空间,也需要考虑自己的专业能力是否覆盖并影响整个设计的发展,不然这个设计的发展方向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偏差。
Q:我们提及“景观大师”,想到的都是像彼得•拉茨、彼得•沃克等国外著名设计师,您对于国内缺乏景观大师的现状怎么看?中国如何培养自己的景观设计大师?
邹渝达: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在我看来,再好的树苗也需要一个适合它生长的环境,土壤、阳光、水、空气、微生物,缺一不可。国内有相当一部分非常优秀的设计师,从他们的作品中能感受到他们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思想。但是国内这片土地,有太多不利的因素制约着景观的发展,当然,这或许也是国内景观发展的必经之路。
尽管如此,尚源仍希望设计师们能面对现实,心存理想。只要我们坚信我们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之上,一点一点去改变,一定会有属于我们的健康的设计环境。那时,属于我们的时代才真正开始。
Q:作为企业领导层,尚源是一家多元化的景观设计公司,在设计人员管理培养方面,有什么经验值得分享?
邹渝达:尚源在这几年发展中不断学习、总结、成长,逐步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源泉培养计划”。这一体系源于对设计师的尊重,我们希望每个尚源人都能成为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在尚源这个平台实现自我价值。
最强烈的感受是前几年对外社招。我们发现有经验的设计师们很难适应尚源的模式,我们的要求是每一位设计师都需要为客户提供全程化的跟踪服务,但很多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设计师在设计体系上是有缺失的,他们可能从助理成为设计师后,很多基础工作就不会了,从设计师到管理层后,设计就落下来了。在尚源,很多事情要亲力亲为,并不是一个人负责工厂化流程的一个环节。尚源要求设计师的能力是叠加式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参与和精通,虽然这样可能会累一些,繁琐一些,甚至很多社招设计师不适应而遗憾离开。但我们坚持认为设计应该如此,因此,我们提出并实施“源泉培养生”招募计划,所有的设计师由尚源自己培养,让充满激情、富有创意的毕业生在一个健全的体系下成长。这一计划得以实现,并收到成效,目前由“源泉培养体系”培养成长的设计师们已成为尚源的中坚力量。尚源的景观设计作品能受到业界给予的高度评价,频频得奖,是与尚源培养的设计师们分不开的。他们的成长让我们肯定了尚源培养和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今年,“源泉培养计划”已经到了第七届,我们希望培养更多的优秀设计师,为设计行业的人才输出尽绵薄之力。
谈“未来发展”
Q:想请您谈下尚源国际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侧重点,特别是在国内的设计侧重?
邹渝达:尚源做了初步的5年发展计划,我们也在计划中稳步前进。计划首先思考的并不是5年之后的尚源规模有多大,经营额有多少,分公司开了几家,而是对尚源5年之后设计作品要达到的高度与深度进行了目标制定。因此,尚源设计侧重点依旧落在设计本身,我们认为随着设计自我要求的不断提升,更精细化的设计管理成为必然。如何有效保证每个项目实施的效果,给业主与体验者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尚源设计的主要思考内容。至于设计侧重的方向并未只限于某种类型或风格,我们希望尚源是一个给设计师提供平台的地方,让他们尝试不同设计的挑战。
Q:尚源很注重品牌,还有自己的内刊《上缘》,未来几年,在品牌推广方面的规划?
邹渝达:制作《上缘》的想法是记录尚源人工作生活的点滴,留下尚源和尚源人成长的记忆,闲暇之余可以自己品味,这就是上善的缘分,它属于企业内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
当然,一个公司对外的品牌推广也是尤为重要的,起初我们是在景观相关杂志做推广,后来也逐渐开设微信、微博公共账号,发表一些作品及设计心得,与同行和客户进行交流沟通,品牌推广也初见成效,有客户主动邀请我们参与项目设计。未来的几年,我们希望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将尚源的设计思想传递出去,与更多优秀设计机构相互学习交流。同时,我们也会逐步开通国际设计交流平台,提升尚源设计国际化水平。
尚源本着认真把设计做好的目标去做合适的品牌推广。我们希望大家听到的、看到的尚源就是一个真实的尚源。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设计项目的独特创新,基于定制化的设计方式,以及以结果为导向的周期内控体系。景观,在设计师对每一个环节的严格把控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成为设计者与体验者对话的桥梁,尽显景观的“返本归真”。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