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邓海:商业运营是保护古建筑的一种方式

台湾打开联合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大陆办公室执行长、台湾著名建筑师 邓海

台湾人口密度大,城市建设用地有限,所以在建筑设计方案上需要反复比较、考量,力图充分利用空间,避免浪费的情况出现。起初是不得已而为之,后来渐渐形成设计的一种习惯。

如果给我一个小而简易的空间来改造。首先,我会先住进去,去感受和体验,去读出它的独到之处,从建筑内部去思考、挖掘出一定的东西,使其绽放光彩。

建筑学上很重要的两点是自利和共利。自利就是建筑设计的方位、构造等,怎样使采光良好,方便使用。共利就是要做到让它能够自己生存下来。如何能使它共利就是我们现在所要思考,要做的。

许多精美绝伦的大方案、构想,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被执行,或者不具备可行性,或者执行失败,最终埋没在弃物堆里。相比之下,我觉得小的构想更容易实现,能做好小空间也说明有很好的定着力。精雕细琢的小构思,其实就是一种积累、一种铺垫、一种经验。许多小构想串联在一起就能实现大的构想。

从建筑上来讲,晋江五店市真的很精美。街区建筑的构造和装修在我看过的中国古民居中,堪称优秀。同时它也拥有丰富的文化创意资源。我想,泉台的设计师们在五店市一定能寻找到许多合作的方法和方式。五店市与周围的高楼大厦形成一种对立,造成视觉冲击,但它们之间又能互补,互相依赖,这本身就是一种建筑多元化的创新。

对于古建筑的保存,我要说,商业化是最好的手段。商业运营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传承方式。商业和传承之间并不矛盾,利用商业手段使古建筑生存下来,生存下来了才能更好地传承。

在我看来,商业模式与传统保护模式要相互结合,形成相互依赖关系。可以先在规划的街区内做“小而全”的实验。经营者要让利给能承担风险、有实验能力,并且能帮助其改进方案的人,共同来完成片区前阶段的实验。这个实验阶段周期短,成本低,门槛低,经营者可以实施这类实验,在短时间内和可控的范围内,挖掘出街区建设最好的方案。

城市在培养人才方面,首先要把本地的创新人才优先收纳。这些人受本地文化影响较深,对地方文化有感情,自然更容易抓准地方特色。为年轻创新人才提供特殊的实验环境,有助于创新设计的不断诞生,由此推动城市提升品位。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保护古建筑商业运营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