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孙晓恒:新中有坚守,旧中有创新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事业八部副总经理孙晓恒

 

你如何定义建筑师,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禀赋?

孙晓恒:

建筑师需要的一方面是设计的感觉,一方面是工程的落地经验;设计的感觉也是图形的平衡关系,是图底关系的运用,好用的空间图底一定是清晰的,而图底也可以表达清晰的设计意图,与环境对话的策略,比如去年中标的花木人民坊项目,在行列式住宅的总图环境中,用方格的拓扑形成绿毯的场地环境和活动中心的建筑,相对可以活泼一点,并且让出更多场地给住宅。

如果说设计带有一些艺术的想象,工程的落地效果则更需要各个专业的协同,就是一体化设计,这就有点像指挥家的意思,如何整合各个细分领域设计师的想法来达到1+1>2的效果是建筑师需要思考的。

 

相比计算机等日新月异的行业,建筑行业的技术发展相对较慢,你们如何看待?你关注到哪些技术革新,对未来行业和未来城市乡村带来巨大的影响?

孙晓恒:

技术角度应该有两个方向的问题,对于现代建筑,应该向更工业化的技术方向发展,而对于传统的城市更新,则要向过往追溯更加原始的手工技艺。现代建筑目前的生产模式还是手工业形式居多,设计上数字化的加入与成熟虽然使得形态更加自由多样,但落成上如何控制构件种类的数量,从粗放的手工艺模式转向拼乐高式的更为工业化的模式转型控制落地成果还需要规范化的探讨。

而对于传统的城市更新,包含古建在内的保护修缮,重点是对于传统匠人手工技艺的发掘和传承,小到彩画颜料如何调配,大到如何使用传统工艺雕刻,都很重要。现在修缮的构件往往“机雕感”很重,所有构件都髹漆焕然一新,新得过分了。陈从周老先生说:“质感存真,色感存伪”,而质感的“真”,正是手工艺的传承

 

一位上海的第五代建筑师曾经说,没有生活的建筑师你不要和他谈设计,你们如何看待?

孙晓恒:

话说的很尖锐,面对当下的市场环境,建筑师的休息时间很容易被无限压缩,很容易沦为工作的机器,也容易沦为形式的工具。但这句话也有道理,我想从设计的当局者(设计师)和旁观者(品读设计)两个角度来谈。

从设计师自身来说,好的设计,不止是建筑设计,出发点根植于对问题的解答与提升,而问题正是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建筑层面来说,合适而舒适的空间、高效的动线都离不开对使用人群细致入微的体贴。而是否能以一种轻松的姿态化解矛盾,也需要足够的空间与生活节奏来唤起想象力与综合的思维,这恰是生活的必要性。

从品味者的角度而言,对建造者和使用人群的生活的理解,才能明了一栋建筑的生命周期,为何建造?为何在此处?为何是这种形式?何时兴盛,又为何衰败?他们也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以此才能理解建筑的形式如何根植于文化,材料如何运用,才能看懂从设计到实施落地之间的取舍,何者是普适的,何者又是种种巧合而一枝独秀的。设计最终呈现的形式只是一个句点。在这句点之前,有着很长的故事,而要读懂这个句点并融合成自己的经验再运用于设计中,生活就是必要条件。

 

在行业面临寒冬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职业的冲击背景下,谈谈建筑师的角色重构与职业新生态。

孙晓恒:

角色上主要是需要更加全面地控制项目的落地,这是现在推行“建筑师负责制”背景下对执业建筑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提前预判一些问题并尽量在前期设计阶段就想办法避免。 新生态的话,我想可以这样来概括:“新中有坚守,旧中有创新”。

“新”中的坚守,是要始终记得建筑的本源,在形式的变化和种种修改中中始终记得,第一,空间的塑造带动整体的设计,取舍中尤其如此;第二,时刻注重图底关系,以前在东南大学学习的时候听韩冬青老师的课,其中有一节专门讲图底关系,建筑如何呼应环境的要素,如何平衡自身的体块关系,在突尼斯外交学院的设计当中也思考了这些关系,会堂融入了富有中东特色的椭圆屋顶,目前项目建成照片中,建筑与周边的小房子有相似性,也有一点特征,关系比较和谐;旧中创新,则是要拥抱新的技术,拥抱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新的可能性,目前Ai的运用已经慢慢融入到前期设计中,的确在方案修改上带来了思路的拓展和效率的提高。

 

总结

孙晓恒:

行业的下行的今天即是挑战也是机遇,其中挑战不必多说,种种阵痛日常行业内都能感受到,但我想更多地谈谈潜在的机遇。

第一重机遇在于可以更多地思考建筑的本质,也即图底关系,空间句法。建筑氛围的表达、场所关系,这些抽象而复杂的思考落实在图纸上只有图形的关系,所以清晰的图底关系其实是良好空间的必要条件。建筑形式在过去经过了相对花哨的阶段,接下去也会返璞归真,建筑还是会更多地回归社会因需取用的学科本质。图底也有两个方面,舒适的空间来源于平面图底的张弛收放,而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则可看作是立面图底的小心收拾。

第二重机遇在于如何提高在手项目的完成度。节奏慢下来的好处是可以反思过往的工作模式,最近也在思考如何在管理层面提高与各个分包单位的沟通效率,如何在总包的角色中更好地控制项目的完成度并实现造价的控制。目前推行的建筑师负责制对个人与团队能力要求都更高,也需要更广阔的知识面。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孙晓恒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