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曾睿之:大众审美与建筑观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这是诗人王勃所描绘的滕王阁。自古以来,人们就以不同的形式记录着、描述着、品读着建筑。时转事易,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建筑的出现和发展以及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城市面貌及建筑形象的关注方兴未艾。这不仅体现在大众对其身边建筑越来越多地品头论足,更体现在公众参与对重要公共建筑决策所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既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大众“建筑观”的逐渐形成与发展。毋庸置疑,建筑设计需要充分听取使用者及公众的合理意见,为城市、社会和老百姓建设美好的人居环境。大众对建筑的认识与品评,很大程度上来自基于其审美情趣的对建筑形象的识别和理解。大众审美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将法规要求、业主需求、大众诉求与专业追求紧密结合起来,设计出具有时代面貌、城市性格、大众认可、屹立百年的建筑。

北京故宫(作者曾睿之拍摄)

大众审美受制于众多因素,历史、文化、宗教、地域民俗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审美倾向。而大众所接受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大众对于形态、色彩的判读能力以及对美学现象背后内涵的感悟。老百姓对建筑的感受,从广义上讲也是大众审美的一部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建筑技术与创作领域的长足进步,建筑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对建筑的认识也从较为简单地对使用功能的认识逐步过渡到对建筑形式、功能、环境、文化内涵等各个方面。就我国大众而言,中国传统建筑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是显而易见的基础。同时,近现代以来的舶来样式、建国初期受到前苏联影响的建筑样式、改革开放以来百花齐放的建筑样式也都从呈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人们对建筑的评价的标准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时至今日,中国社会尤其是建筑文化领域已充分的多元化。外国建筑师与本土建筑师的作品在公众视野中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大众的审美情趣也从早期趋于一致性转变为多样性。这从舆论对北京、上海等城市近年来建成的大型公共建筑的热议就可见一斑。这其中也有不同的倾向:其一,对一切基于传统基因的甚至是复古的建筑推崇备至,对所谓“方盒子”、“非线性”建筑嗤之以鼻。其二,赞成一切新奇的建筑、反对一切怀旧的元素。其三,对建筑没有相对恒定的评判标准,但善于给建筑赋予诸如“大秋裤”、“马桶圈”之类的外号。此三者也普遍代表着不同的大众审美情趣。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美”是没有标准的,“建筑”同样也是没有标准的,有的更多的是个人的好恶和舆论的引导。尤其在泛娱乐化的时代,理性严肃的大众建筑评论很大程度上被“花边新闻”化也是不争的事实。

今日北京(作者曾睿之拍摄)

大众的审美取向与建筑观念对专业领域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毕竟建筑师的奇思妙想最终要落实到老百姓的日常起居。建筑服务社会、服务人的本质是不变的。因此,如何将大众审美与建筑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辅相成地为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是包括建筑师与大众在内的整个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议题。

首先,大众审美的基础需要得到巩固与提升。从小培养人的美学意识,锻炼人的审美能力,通过教育与社会两个层面建立每一个人的“审美”意识。与此同时,需要培养大众的“建筑观”,认识到建筑是集技术、艺术、文化、历史、社会等为一体的承载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物质载体。由此,人们在评论建筑时就不会仅仅局限于围观的心态,而是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其次,大众对于建筑师社会地位的认同相当重要。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大众并不理解什么是“建筑师”,或者将“建筑师”与“设计师”、“工程师”混为一谈。没有对于作为一种职业的“建筑师”的理解,就没有对于建筑设计的尊重,继而就不能够科学理性地认识建筑。第三,大众审美需要大众本身进行自我培育。这其中包括了对广义上的艺术的关注和了解,这不仅是国民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个人修养的重要基础。大众对建筑的看法也应该从娱乐化的心态转变为理性平和的心态。要知道,建筑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我们切身的利益和感受。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大众审美也必然得到根本提升,大众建筑观的进步亦会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局面。

(作者信息:曾睿之,男,建筑师,生于哈尔滨;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审美建筑观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