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时评:城市再生——从城市的伤痕中重拾景观价值

2016亚洲地产园林论坛暨源树技术交流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吸引了万科、万达、鸿坤、龙湖、恒大等多家国内顶尖地产开发商,东方园林、岭南园林、花木公司等数十家优秀园林工程公司,易兰、奥雅、笛东设计等著名景观设计公司以及苗木资材企业参会。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环境规划研究所的研究员云嘉燕博士和大家发表了题为《城市再生——从城市的伤痕中重拾景观价值》的演讲,和大家一起分享了韩国在城市再生方面的经验和实践。

以下为演讲实录:

景观如同无言的文化,记录着一个城市的过往与现在的点滴片段。而活跃在城市中的人,通过他们的日常生活,赋予了景观以生命力。因此人创造景观,同时景观也由于人的漠视而失去光彩。比方说,首尔的各个角落,从人流涌动的明洞到无人问津的小巷,景观的光鲜到飘零都源于人的活动。可以说人群的流动让明洞充满活力,而鲜有人去的无名地段却是死寂一片。那么,要怎么抢救那些半死亡状态的景观和逐渐老去的城市建筑呢?这就要引进一个专有名词,即“城市再生”。

城市再生是为努力恢复城市中的一些逐渐老化市容而实行的一种实践性行为。城市再生不是改变既有城市的形态结构,而是改变景观的意义,主要表现在让景观在城市中获得新的角色,或是以另一种新的概念亮相,为人提供更多的社会福祉和文化性的服务。以下,我将简要论述欧美国家和韩国的城市再生案例,并加以说明。

欧美案例:诞生在钢铁废墟中的公园

德国鲁尔区的城西公园(Westpark Boochum)

美国面粉厂公园(Millruins Park)

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Duisburg-Nord Landscape Park)

美国油厂遗址公园(Gas Works Park)

从德国鲁尔区的工厂废墟中诞生了城西公园(West park),从美国面粉厂的残破建筑物中诞生了面粉厂公园(Mill Ruins Park),与之相似的案例还有德国的北杜伊斯堡公园(Duisburg-Nord Landscape Park)和美国的油厂遗址公园(Gas Works Park)等。这些公园原先都是工厂旧址,属于工业时代的产物。工业时代作为每个国家都必将经历的阶段,最终被现代化城市进度所取代,于是工业时代的大量工厂便遭到了废弃。这些被遗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工厂,由于已经退出了历史演化的进程而失去功能性,在逐渐生锈的落寞中成为一处处城市的伤痕。然而欧美国家通过城市再生的实施,将这些废弃的工厂改造成了公园,让原先已经没有任何功能的工业废墟成为一处处为市民提供绿色休憩的场所,重塑了这块废墟的功能性,让它以景观的身份重新复活。与此同时,对于以往工业时代的记忆被永久的植入公园,让公园更具纪念价值。

韩国案例:从废墟的土壤中开出鲜花

韩国的仙游岛公园在1978年曾是城市废水处理厂。这个岛屿面积不大,正好位于汉江之中,当时成为首尔城市的废水污水集聚地。到了2000年仙游岛废水处理厂正式关闭后,以水为主题,创建了仙游岛公园,用以纪念曾经作为与水相关的工厂身份。在将工厂改造为公园时,回收了当时工厂的一些建筑零件,比方说70年代制作粗糙的水泥柱子,在柱子周边种上了爬藤植物,随着时光的演化绿色植物一点点爬上水泥柱,赋予逝去的时代以崭新的意义。与此同时,公园保留了工厂原先的废水处理设施,在此基础上修建了水质净化园与水生植物园等小主题园。

与其相似的案例还有兰芝岛公园,这个公园在70年代曾是首尔最大的垃圾填埋场,臭气逼人,然而进入了2000年代,通过净化改造,在垃圾堆上开出了鲜花,成为了城市的一处游兴景点。

另一个被人熟知的则要属大学路壁画村了,大学路有一百多间大大小小的剧场,代表着韩国文化的自由和艺术创造,因而被誉为韩国的“百老汇”。而艺术家趣味横生的壁画更是化腐朽为神奇,让本是贫民窟的梨花村脱胎换骨,成为不少摄影爱好者寻访的宝地。

目前,首尔正在实施废弃高架改造成空中公园的项目,预计明年完工。此次项目的实施不仅挽救了一处城市伤痕,而且通过绿化的种植在城市中贯彻了一条绿色通道。其实,在韩国,城市再生的项目非常之多,有近代的市场,道路,建筑物等,再生带给城市景观新鲜的生命力,投入低廉的经费,创造更有故事的城市景观。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时评:城市再生——从城市的伤痕中重拾景观价值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