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让城镇化追上工业化
来源:网友hurstone投稿 2014-03-14
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要夯实农业基础
Q:城镇化实现后,对农业会有多大影响?
姚景源:要搞好城镇化,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前提。
第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要搞好城镇化,有质量的城镇化,一定要夯实农业基础,让农业现代化。
我觉得,对于农业问题,恐怕我们不少同志有一点盲目乐观,因为我们粮食连续10年丰收,所以大家对农业问题,粮食问题有点乐观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这次总理的工作报告都把粮食和农业问题提到我们各项工作的首位。为什么要这么讲呢?因为我们的农业基础还是十分薄弱。我们说中国粮食连续10年丰收,打破了过去的“规律”,按照“规律”过去我们中国基本上粮食和农业以5年为周期,现在则是连续10年丰收。为什么连续10年丰收呢?9个字——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关于“天帮忙”这一点,已经连续支持帮你帮了10年了,很够意思了,谁能保证今年明年继续帮忙呢?这个不确定。
我们过去政策支持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收入价格,现在也遇到问题了。现在我们农产品的价格,相当多的产品比国际市场高不少了!我们玉米价格比国际市场高30%,猪肉一斤生产成本是6.5元,美国是4.5元,牛奶我们一斤生产成本是4.1元,国际上是2.5元。棉花一吨甚至要高几千元。过去走私没有走私农产品的,但是去年进口牛肉走私抓到的就有60万吨,而通过海关正规渠道进口的是50万吨。显然这种状况不可持续。习总书记明确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富农业要富,中国强农业要强。我们讲新型城镇化,一定要看到这点。
第二个,发展城镇化,我觉得要着力搞好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现在全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加在一起大大小小657个,然后再加上2000多个县。如果我们每个县、每个市都有特色的实体经济撑着,那时候我们的城镇化就顺理成章,一马平川了。
新型城镇化要找回故乡
Q:您说中国城市657个,然后再加上2000多个县,可现在许多城市建设雷同,看起来楼房的样子都差不多,分不清哪跟哪。
姚景源:看现在的城镇化,我们要肯定成就,也确实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不注重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就是盖大楼,修马路。中国的城市现在干来干去都雷同,建设雷同。你说每个城市都没有区别,哪个城市都一样。我曾经说我都不愿意回故乡了,为什么呢?没有乡愁,回到故乡找不到故乡的感觉,哪都是高楼大厦,玻璃幕墙,柏油马路,所以我讲现在我们搞城镇化建设缺少文化。
我始终主张我们市长、县长去欧洲看看,你站在一个欧洲的小镇面前都能感受到它的历史、文化。让你感觉到一种心灵上的敬重。但是往往我们的城市、城镇让你看了以后你不知道是什么感觉。我有一次说到处都盖的像夜总会,缺少文化。我希望后来者在搞好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文化,吸纳全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让我们城镇化真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真正能把我们的城镇化建设成历史和人文的传承,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