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董功:当下的问题是讨论未来的基础

董功,1972年生,1994年和1999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先后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直向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伊利诺大学杰出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导师。

以下文章来源于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2020先导展 ,作者BUAB

01

建筑如何在复杂中寻求平衡?

建筑最吸引我的就是,它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比如说你怎么看待这个社会,怎么看待公平,怎么看待公共空间,看待贫富,这些所谓更外延的复杂的东西,包含在建筑的整体之中。在我看来,整体本身特别重要。我体会到的、接触过的好建筑也都有这个特征,它不是一个理论的旗帜,而是建筑师通过高密度的思考整理,最终在各个方面达成“在一起”的状态,很巧妙的解决、回应所有问题。这种回应是以一个整体的方式呈现,那种精密的整体就像是我们的身体一样,有皮,也有骨骼,还有循环系统,最终这些东西是不可拆离的。

02

科技/艺术/或其他是建筑的未来吗?

新的建造的、技术的可能性势必会发生,而且它势必会影响建筑。因为它不是一个仅仅在建筑领域的变革,而是在整个社会生产层面的变革。

但是我很怀疑,目前在全球表现出来的、我们媒体上看到的这些,所谓建成的、对技术充满兴奋的这一代的设计。在我看来,它们最大的问题是跟技术之间的联系太表面化了,已经把建筑转化成一个技术解释的工具。

如果计算机的能力能够让我们很轻松地把最标准的一个柱网的高层办公楼,算到每一根柱子都是最合理的尺寸,我们的加工业能够在不浪费过多成本的情况下,按照数据的控制把东西生产出来。但现在如果这样精确节省,人的成本、浇筑管理的成本、各种其他的成本又太高了——这是因为我们的能力还不够。如果技术真的能让我们更精确地在地球和其他的东西共存,它会带来一种美学,同时我们消耗得更少,我觉得这才是技术的能力和我认可的方向。

没必要对创新或者说对未来那么兴奋,建筑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对现在的理解,对当下的我们身边真正的问题还有没有好奇感?如果你认为它们已经不是问题了,势必你会说我们谈谈未来。但事实证明,这些问题还是问题,我们并没有解决好,我们还在路上。只有面对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转化成讨论未来的一个基础,或者说什么是有意义的未来。从当下很多实际的事出发,你还能带着一种热情去面对它,未来会从中间生长出来。

03

建筑学的边界在哪里?

建筑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还有别的分支,比如说写作、绘画、雕塑等等,虽然每个分支领域里面有具体的条件,但这些东西肯定要和文化有深刻的联系才有意义。我总觉得我好像是一个在它们之间的转化器,这些东西不会直接跟我的房子发生关系。但我觉得建筑是个很严肃的事,一旦立在这儿,它就是50年、100年。我还是相信建筑的专业性,外界那些东西首先要改变我,我再去带动我做的房子进化。

04

北京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现在这个时代变化非常剧烈,整个社会的演进影响了城市的变革。再加上北京的这种性格,历史上很厚重的沉甸甸的东西遇到当代的挑战,发生了各种各样复杂的化学变化。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特别难回答的问题。但也许这种混杂是北京一个挺大的特点,它的特点就在于没有什么鲜明的特点。它一方面有很高段的政权力量治理城市,但是民间的状态又好像比其他城市还要民间。它永远处在一种矛盾的、碰撞的状态里面,肯定不是最好看的,也不是最取悦你的,但是好像呆一段时间之后,你还觉得它挺有意思的,换个地儿你还不习惯。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2020先导展BUAB建筑师董功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