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叶浩文:批量工业化生产才能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

中建科技集团董事长叶浩文

日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装配式建筑高峰论坛”上,中建科技集团董事长叶浩文对标准化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标准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从平面标准化设计、立面标准化设计、构件标准化设计、部品标准化设计多方面给装配式建筑提出了建议。

在叶浩文看来,装配式建筑推广中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其成本的偏高。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确认保障性住房实施住宅产业化增量成本的通知》,结合上海市和深圳市等工程项目实践案例,采用不同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装配率,成本增量约在6——12%。

“增量成本主要原因包括设计成本和构件成本相对于传统现浇偏高。而设计成本和构件成本高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形成批量工业化生产,因而成本不低。要降低成本,需要规模化的生产。而规模化的生产,需要标准化的设计。”叶浩文说。

建筑工业化其主要的特征就是工厂加工生产、现场装配施工。工厂加工生产的前提是标准化的设计,没有标准化的设计就没有工业化生产,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程度不够、自动化水平不够,故而研究标准化设计方法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叶浩文指出,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建筑、结构、机电、内装”一体化和“设计、加工、装配”一体化,即就是从模数统一、模块协同,少规格、多组合,各专业一体化考虑。要实现平面标准化、立面标准化、构件标准化和部品标准化。平面标准化的组合实现各种功能的户型,立面标准化通过组合来实现多样化,构件标准化、部品部件的标准化需要满足平面立面多样化的尺寸要求。

模数化、模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是建筑工业化的基础。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建筑模数协调、功能模块协同、套型模块组合形成一系列既满足功能要求,又符合要求的、多样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

唯有坚持 “设计、加工、装配一体化”和“建筑、结构、机电、内装一体化”发展原则,通过标准化设计实现工业化生产和标准化装配,不断推进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化发展。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叶浩文装配式建筑成本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