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嵚:要有与改变相匹配的力量
来源:网友Lumel投稿 2022-05-23
庞嵚,Benoy贝诺董事,上海公司负责人
Q1:这几年在忙什么?
应该和大多数建筑师一样,主要在忙项目。因为贝诺主要做商业办公建筑,一个项目完成所需的时间跨度较大,我们五、六年以前的设计,近几年陆续也建成了。像湖南卫视在上海西岸的上海芒果广场,小塔楼(100m高)加文化和商业,这个项目我们从设计到今年年初建成,陆续用了8年时间,这还不是耗时最长的。此外,近几年建成的还有苏州大悦春风里、温州印象城、成都远大购物中心等一些纯商业项目。
同时,也有一些项目开始了。这几年,我们在办公塔楼这个领域有些收获,赢得了像阿里巴巴华中总部暨产业社区(280m高),成都西部基金总部(200m高)等高层项目,这些都已经开始建设,希望结果能达到预期。也有些好玩的项目还在比较早期的概念设计阶段,比如我们去年参加的上海东站站前综合体设计,长达一公里的立面确实是世界罕见的类型。还有些项目已进行了深化,像深圳怀德的超级综合体。此外,城市更新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像上海南京路摩士达改造、徐家汇第六百货、宁波德记巷改造等等,都各自在不同的阶段继续发展。还有产业园区的设计,我们也完成了较多这种类型的项目,比如张江周浦科技园、漕河泾赵巷园区等。
但总体来说,其实我们的项目数量并不是很多,因为我们公司规模不大,对项目量的需求本身就相对小一些,就是我经常说的“饭量小”,所以对市场的变化敏感度较低。这几年的疫情和地产市场的变化对我们影响都不是很大。就实际落地的项目来看,我们反倒感觉开发商和项目的质量更高了。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自己持续的努力得到了更广泛的信任和认可,另一方面也说明业主更加谨慎,更希望和专业度高的公司合作,更注重设计质量。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并且未来会持续加强,保持设计的专业度、敏锐度,同时也要有方法的灵活度、包容度以及态度上的配合度、信任度。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多变的市场中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和专业信誉。
Q2:最近有哪些思考?
最近的疫情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平时物理层面的忙极速凝固在有限的空间里。我前一阵给同事们写了一封内部信,不敢说是思考,算是给大家包括我自己的一些鼓励,和大家分享如下:
致亲爱的贝诺同仁
我们所有人,从一个便利到几乎可以随心所欲且认为理所当然的生活中,骤然改变为被四壁环绕而无法逾越,目力所及也唯有窗外的春色,近在咫尺但遥不可及。这种落差,撕扯着我们,煎熬着我们,混乱着我们……
无疑,我们需要强大的自我精神力量去引导,去缓解,去适应……
我们经历了太久的一帆风顺,久到我们都认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甚至是唯一态……。 但这次的疫情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对真实复杂的世界是否具备足够的了解?对突发的事件是否有足够的应变能力?最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有与这些变化相匹配的精神力量?
我们困惑,我们迷茫, 但我们是否可以在困惑和迷茫中更加坚定理想?我们是否可以更加坚强、更加自律、更加乐观?
好在,我们的思想还可以精骛八极而心游万仞;
好在,我们,还有时间。
我希望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都能输出温暖,都能持续善良,都能散发美好,都能坚守底线。
我坚信,我们会很快重聚,那时的我们,必将都会是更好的自己!也请务必照顾好现在的自己,也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这个特殊的时期,也必将是我们一生难忘的经历。
Q3:上一次出境游是啥时候?
上一次出国是2019年8月底去伦敦开会,开会只有两天,之后在伦敦看了一些建筑,又去诺丁汉看了一下学校,见了几个老朋友,怀了下旧,9月中旬回到上海。没想到之后就再没能出去过,一晃快三年了
作者简介
庞嵚
Benoy公司董事,上海办公室负责人、设计总监。RIBA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学士,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学硕士。
在近30年的建筑专业实践中,努力探索建筑与社会及自然的关系,并希望在工程及设计项目里,从不同尺度、不同层级上寻找建筑的综合解决思路。对可持续建筑设计有较多研究,曾作为可持续城市建设专员被英国政府借调至英国投资贸易总署,协助重庆当地政府全方位推进可持续化发展城市的设计策略。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