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华武:好作品倾注了设计师的思想和心血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2016-12-14
福建设计师 何华武
记者:您是如何进入室内设计行业的,请简要介绍一下您的从业经历?
何华武:最初也不曾想到自己会从事室内建筑设计这个行业,在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去学习绘画艺术、在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去学了室内设计、在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去做了影视美工师、在还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就进入了这个室内建筑设计行业,似乎无形中有人将我与室内设计这行业牵了根红线。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迁移,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同时推动着我们在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加快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我被红线牵引着走进了任我发挥、铸造梦想的舞台-----室内建筑设计行业。
记者:近期正在进行哪些新项目?在您的从业过程中,是否有印象比较深刻或者是最满意的设计作品?
何华武:做为海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城市福州,我们很高兴看到同行业的朋友的努力推动着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开始有机会讨论设计。正在做的项目还比较多,公司作为福建第一品牌的设计机构,日益的影响项目交叉较多。我们是众多机构团队中的一个,主要还是负责酒店项目,目前有2家五星级酒店、2家四星级酒店在设计之中,以及地产配套项目。
地产配套项目相对更多些,还有企业经济总部的办公空间设计也在众多的项目中。近期就有一家房地产开发投资公司的办公总部,面积约2000平方由于该公司业务涉及建筑与房地产,因而办公室的设计以体现强烈的建筑感为主。整体空间主要是以黑白灰作为主轴,纯净视觉及心灵,将外界的纷扰逐渐沉淀,让工作回归于宁静,给予空间价值。成就简洁,时尚、自然,使内部与外部的空间在视觉上达到高度融合。我们在每个项目中都会倾注感情,我们在每个项目中用心地去实现它特有的内涵。
记者:有人说设计师的作品里或多或少都会掺杂设计师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会影响设计师整体的设计风格和手法,您是否认同这个观点?(您个人比较擅长或喜欢的设计表现手法是什么?)
何华武:每个学者发表的言论都有他自己思想领域的特征,每个杰出的艺术家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风格。这很正常,因为每个人所呈出来的状态是包含他的阅历,学习力和领悟力。各不相同,就像春天里的色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我所做的每一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大部分是商业项目,在接触每个项目我都要与甲方做充分的沟通以及对项目进行充分地考察之后,再为项目做适合的设计。
记者: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成熟,中国设计师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也正在加强,很多设计师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为主题做出了很好的作品,您对此有何见解?作为福建的设计师,您觉得这里有着什么样的独特地域文化?
何华武:我很高兴看到好的,出色的作品。因为我深深的知道每个好的完整的作品都倾注着设计者的思想和心血。身为一个设计师,经常会听到甲方要求我们要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为主题去做新的项目,每天都有可能出现更新、更具挑战性的项目。所以我们能在这样的氛围中互相学习,是我们每个设计师的幸福。作为福建的设计师,我觉得我们福建的茶文化,旅游文化,海西文化------等都是独特地域文化!
记者:现在全球都在倡导低碳生活,有人认为越自然、越原始的生活就是低碳生活,您眼中的低碳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室内设计师应该是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推广者,您觉得设计要如何与低碳相融合?
何华武:现在设计风潮再回归,近年来,尽管家装风格概念一直在不停变换,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始终是主流。拒绝采用过去那种崇尚奢华的家装设计理念,改走简约路线,以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为原则,减少空调、电灯的使用几率,节约装饰材料、节约用电、节约建造成本。从设计上而言,低碳理念其实与这两年一些家装公司强调的“轻装修,重装饰”的理念是吻合的。消费者可以和设计师多沟通,用其他办法解决或弥补。房间中少用隔断等装饰手法,尽量用空间的变化来达到效果。如果一定要使用隔断,尽可能将其与储物柜、书柜等家具合二为一,减少其独立存在的机会,增大室内空间。
另外,减少隔断的设置,还可以加速室内空气流动,减少空调、电扇等家用电器的耗能。节约能源 低碳家居的核心是节能,但是节能并不意味着要牺牲居住的舒适度,并非就是要把空调或采暖系统关了。其实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就是在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最小,甚至是有助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前提下,让人的身心处于舒适的状态。
记者:我们中国人讲“安居乐业”,成功的室内设计要求能塑造一个良好的室内物质环境,还要创造出一个精神安逸的空间,您觉得目前国内的室内设计在这方面现状如何?
何华武:良好的室内物质环境的打造,大多的设计师都能做到,但是创造出一个精神安逸的空间,需要设计师本身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对各行业人士的了解,对于委托人或者委托方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要求有着精确的分析和理解,方能为委托方创造出一个精神安逸的空间。
记者:现在人们喜欢用年龄的标签来区分自己,70年代、80后、90后……作为您那个年代的人,对于你们这个年代的人群,有一个怎样的记忆?
何华武:我的记忆常在公社的电影,和乐的邻里,突突的拖拉机,和清清的泥土气息的记忆中回味那快乐的年代。
记者:室内设计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时代,您眼里的室内设计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何华武:室内设计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时代,我眼里的室内设计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设计还不被很多人认识,“设计”这个词还没走入人们的心中,而现在设计已经让人们觉的它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记者: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您平时关注会网络关注行业信息吗?网络是否对您的工作、生活是否产生了一些影响?
何华武:会的,在文化上,从中心文化转向多元文化,同时各国的本土文化又面临着被强势文化吞噬的危险,被文化殖民的危险。网络传播对未来家庭的影响也不可低估。首先计算机特别是网络进入家庭,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据美国调查的一份资料,从1998年12月到2000年8月,家庭电脑由42.1%上升到51%。网上学习、浏览、娱乐、购物、聊天等等,总之越来越多的人们将时间花在网络上,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一种网络生存状态。久而久之,人们的思维方式将深深地打上网络时代的烙印。网络的家庭化表明,网络已经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朝一日,人们蓦然发现,如果没有了网络,就好像没有了电,没有了水一样难受!
记者:IDEA-TOPS艾特奖是由清华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与中华室内设计网联合主办的空间设计奖项,请谈谈您对艾特奖的期望吧。
何华武:作为设计之都的深圳诞生IDEA-TOPS艾特奖,也是设计发展的必然,作为“设计之都”深圳的年度盛典,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设计界搭建一个跨国交流、合作与发展的平台。中国现在各种各样的奖实在是太多了,但是真正能做到为设计师服务、公众关注的、又没有利益,完全为行业发展的却不多。我觉得艾特奖作为空间设计领域的奖项应该是非常好的。处在有点混战的状态,大家都在争夺话语权,不管是从行业的角度还是从学术的角度,都希望通过一个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室内设计发展了20余年,各种的赛事在不断的诞生。越来越有权威的赛事正在逐渐消失,而像IDEA-TOPS艾特奖是由清华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与中华室内设计网联合主办的空间设计奖项是很难得的权威赛事。
在这条曲折的道路上每当出现分岔口时总会出现为我引路的人,他们给了我成长的方向与帮助。早在初中绘画启蒙开始的时候遇见了一位执着于艺术的美术老师,它的另类与艺术气息给了我不同的人生观,在我本想也执着沉迷于艺术的世界时,因成绩的原因未能如愿。因而选择了实用美术设计,在开始进入状态时----全能手,学习期间偶然一次机会参与大型电影的场景的制作施展了全能手的优势,结识了些特有个性的师兄。在他们的建议下为更好发挥我的综合优势,极力推荐我去学习室内建筑设计开始了我的设计人生。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