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要提倡设计中的“陌生化”
来源:网友半糖投稿 2018-08-27
少子化、老龄化、城市人口密集、新旧产业迭代……面对急遽发展的时代所伴生的社会问题,如何结合设计、建筑、科技、制造等多产业的力量,为人类提供得以安顿身心的诗意居所?日本中生代平面设计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原研哉近日在“2018探索未来设计论坛”上,发表了看法。
原研哉认为,中国无论从经济还是从科技、文化,方方面面的发展都非常迅猛。在日本,house-vision展主要是针对日本自身的许多问题,比如少子化,比如产业更新换代。现在这个展览移到中国来,就要针对中国的现状,而最能代表中国各方面发展巨大变化的就是北京。
对于怎么理解“New Gravity”这个主题,原研哉说,“重力”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吸引。这次引用这个概念,有比喻的意义。中国现在处于互联网时代,电商的迅猛发展、第三方支付的兴起,给物流带来很大的变化。此外还有所谓共享的概念、大数据的概念。所有这些产业的变化、新的技术的应用,在中国的城市、乡村,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新的力量,引导着一个时代的变革。这种力量大到可以把它比喻为“重力”。这种重力还在引领着一些新的可能性的诞生。
原研哉认为,很多问题,不要以消极的态度去对待,而应把它转化为一种新的动力。比如说,城市人口密集的问题。大都市,地价、房价都非常地高,很多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别说购买住房,即便只是租住,经济的负担也是非常重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有了“共享”的概念。让年轻人在低成本的环境里居住,但同样能享受到丰富的个人居住生活,实现一种高效居住。这都有赖于我们所说的设计的功能,即以可视化的形式去解决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比如说,面对日本的少子化、老龄化问题,在House-Vision2016的东京展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提案。设计师在家居的正门旁边另开一道门,它很像一个冰箱的门。冰箱一般是家里的电器产品,这个冰箱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在房子外面可以打开。这家人订购的蔬菜、水果,送到后可以放进去。不单是冰箱,还有一些其他的窗口,存放药物、衣服等等。门的开关有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通过这样的尝试,住在家里的人需要什么,物品使用到了什么程度,这些数据都可以采集。这样的话,如果家里住的是独居的老人,他现在处于什么状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就可以了解。
什么叫设计中的“陌生化”?就是时刻保持一种新鲜感。如果我们提到一个事物,你的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我知道,我知道。那么话题会截止在一个非常浮浅的表面,不会产生更多脑力激荡。但如果你进一步想,关于这个事物我有多少是不知道的?从而有更多新的好奇,由此带来新的启发。
无印良品实际上就是这样。它的很多设计,包括产品,没有过多的宣传、说明和解释,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可以把它解释为no design(无设计),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更加切合自然的,更加环保的、生态的东西。在无印良品的设计当中,一直贯穿着这样一种理念,就是将日常事物“陌生化”,因此更多人看到产品的时候,能够产生新鲜感,引发好奇。
无印良品1980年在东京诞生。当时正是日本泡沫经济的鼎盛时期,奢侈品充斥着整个市场,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了无印良品和它的美学。蕴含在日本传统文化当中有一种“无中生有”,看似什么都没有,里面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它追求的不单单是物品本身的合理性,同时也在整体设计层面上追求非常简约的风格。
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强调的是,既简约,同时又蕴含着某种奢侈和豪华。在简洁的同时,有一种不输给奢华的骄傲。如果在设计方面不精益求精的话,是不可能产生好的作品的。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