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之祥:城镇化发展要城乡一体以人为本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2014-07-21
中科院东南资源环境综合研究中心主任 佘之祥
城镇化是世界潮流。预计从2000年到2025年,世界城镇人口会增加一倍。城市发展和农村改革是我们未来二十年最需要攻坚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问题。
过去的15年,我国城市人口年均增加1.39个百分点,2005年城市化率达到42.99%。2011年,城市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1.27%。
总体来讲符合客观规律的城市化是城乡互动、工农互相促进的结果。城镇化带来了正能量,促进了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提高了农民的经济与文化生活水平。政策上放宽了人口流动。
实现新型城镇化规划将遇到多方面的挑战,1、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化;2、如何避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新型城市化要以人为本,但我们看到规划中的指标2020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45%。按此计算,城镇常住人口中仍有2亿多人无户籍,仅比2012年少3000万人。如城镇内的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将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从过去的实际情况看,农民工作为劳动力来参加城镇的繁重劳动,但是城镇却少有接纳他们成为市民的积极性。新型城镇化,首先对于目前已进入城市、无户籍的农民工和非正规经济的2亿多劳动者,需要有切实的政策措施。
城镇化并非仅仅是城镇的扩展,实质上意味着乡村的巨大变化,因此我们将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联系在一起考虑。乡村的特点是其土地利用广泛,以农业形式为主,以土地作为主要的劳动对象,占总人口一半的农村人口不可能全都进入城镇,必须重视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建设拉动内需,同样具有巨大的商机。
中国的城镇化需要有一个调整期,首先解决已进入城市还没有着落的人口,包括大量的农民工转变为市民,能够得到城市的社会保障,有工作岗位和住房是最基本的保障。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和农村,促进工业现代化,为城镇化创造条件。
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互动,关系十分密切,两者不能分割,必须城乡统筹协调,必须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意愿。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