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夏明明:逐渐黯淡的建筑世界,绘画增添星光

 

夏明明

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院副总建筑师

 

01.

小时候遇上了爱画画的爹

对于我来说,不仅建筑专业生涯是从绘画开始的,而且绘画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陪伴着我。我出生在一个美术绘画氛围颇浓的家庭,父亲有多年的绘画经历,并长期从事美术相关的工作,多年的童年生活,耳濡目染。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拿着父亲的铅笔在桌子上、墙上涂鸦,那是童年时的一段美好回忆。在绘画的过程中,我开始慢慢建立了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虽然非常主观、片面,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一大爱好:绘画,也在父亲和美术老师们的指导下,锤炼了自己的绘画技巧。

进入到高中后,绘画一直是我没有中断的爱好,所以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毅然选择了建筑学,这个选择也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能性和挑战的世界。

 

02.

握着这只画笔,上了建筑学的“贼船”

进入到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后,在专业课老师的启迪下,从基本平面、立体构成对空间的基本认知到素描、水彩渲染到建筑场景的初步表达,我充满好奇,开始了建筑学的学习过程。我是04年开始建筑学本科学习的,那时候计算机技术还不像今天那么普及,我们的课程作业很大一部分都是靠手工绘制完成的,由于小时候积累起来的一点经验,让我在本科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相对容易的表达出自己对于场地关系、空间组织的一些初步理念。

大三的快题设计对于我后期建筑设计习惯的养成有着较大的影响。该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让我们基于对场地现状的了解,较为迅速的利用简洁的建筑体量来回应任务书提出的功能需求和场地自身与周边环境的联系。

我们当时的设计题目是一个社区服务中心设计,位于居住区内部的一个较为方正、平坦的用地之上,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在保持整体空间形态方正、简洁的前提下,为建筑创造一抹亮点,所以我在保持南北两个横向体量平行布置的前提下,为南侧的主体量增加了一个标识性的斜向坡道,并结合主入口透视和整体鸟瞰图的表现,充实了整个A1图幅的内容,也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较好的评价。

 

03.

开始工作了,画笔还是没有离手

博士毕业以后,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重庆工作,成为了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院的一名全职建筑师。能够将自己十多年在高校内所学习到的建筑知识、技能和感悟通过实际的项目呈现出来,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值得期待,同时也充满挑战的事业。

在实际项目的设计中,我仍然坚持了在学校学习时保持的绘画习惯。通常在了解了一个项目的基本背景后,我会给到自己一周左右的绘画和阅读时间。其中阅读是将与项目场地、甲方背景等相关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期待从中找到能够与后期创作能够产生关联的闪光点。而绘画则是将场地、建筑之间相互关系捋顺的有效方式,无论是建筑的轴线关系、区域划分、体块切角,对于我而言,都能通过绘画的方式来实现自我设计习惯和场地价值诉求的快速对接。

去年我们团队参与了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二小项目投标,该项目的场地红线形态不规整,场地地形高差较大,场地周边住宅区、商业区分布错综复杂,如何在这样的条件下和谐的处理不同教学功能与场地地形、出入口以及周边建筑的关系,成为了我们首先面临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延续了之前的设计习惯,通过阅读和绘画的方式来寻找解题思路。通过对印江第二小学历史文化的梳理,我发现该校“拾阶而上,努力攀登”的校训和文化传统,而这正好可以成为我们解决整个建筑场地高差的有效方式。因此我在整个校园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在学校主入口处设置了一个向内收分的大台阶,同时,引入了一个环形的主体量来引导五个主要的教学楼建筑群,这样在整个建筑群核心处留下了一个非常有向心力的公共空间,在对此处的刻画中,我想将其设计成“树下书屋”为主题的交流区域:即通过香樟树作为整个空间的核心,在树下利用树冠的遮蔽功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理想的交往、活动区域。

我们的项目获得了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并最终中标,目前项目已经进入到施工平场阶段。而这一整个过程的顺利推进,都是始于我们在项目最开始通过不停的对建筑和场所关系的刻画,来寻找心中理想的建筑空间的初步形态。

 

04.

只画自己的设计不过瘾,再画画业内前辈们的设计

对于绘画的热爱,除了体现在我日常的工作方式上,我也将该爱好引申到了对其他建筑师作品的关注过程中,于是我创办了《漫画建筑》公众号,公众号每一期推送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对于某一个建筑作品通过漫画方式的解读。

对于我来说,《漫画建筑》的创作过程,不仅是自己对于绘画这个爱好的延伸,同时也是我对其他建筑师进行深入了解,并向他们学习的一个过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习惯于网络推送的方式快速的通过一些固定的角度和视点来体验不同项目带给我们视觉层面的满足感。但一个项目的成功落地对于建筑师的考验绝不仅仅是在设计功底层面。在《漫画建筑》各期的创作过程中,我与不同项目的建筑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了解到了不同类型、尺度的项目在前期接洽、中期设计、后期落地过程中建筑师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及建筑师在面临这些问题时所展现出的智慧。

例如在《漫画建筑05:开平先锋书店》这一期的创作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个脱胎于粮仓的书店在其内部功能的转换中,建筑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来协调新的功能与老的建筑形体之间的矛盾,例如粮仓原先的拱型屋顶与改造后形成的回声问题之间的矛盾,以及建筑师如何通过多层级曲面吊顶的形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些过程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启迪和磨练。

 

05.

还是坚持吧,万一梦想实现了呢?

长期处在设计院一线工作,我对于当前建筑市场的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工作以后和同行们交流感受到的很重要的一个现象就是当前房地产市场下行导致建筑设计业界的一片哀嚎,由此带来的大规模降薪、裁员、转行现象。

我经历过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00年代,也经历过房地产业相对放缓的10年代,目前正在经历房地产下行的20年代,但无论建筑行情如何变化,我相信我都会坚持对于建筑设计和绘画的热情态度。目前工作节奏的放缓我认为这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一个成熟、稳定的行业带给我们的工作节奏应该是张弛有度,松紧结合,而非持续性的大跃进。我们行业对于从业人数需求正在下降,这是事实,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想从事建筑设计相关行业,我认为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持自我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能让我们对我们行业未来的持续发展保持信心,也能让我们的甲方看到我们作为设计师对于这一行所保留的坚持与情怀,就像我即使在工作繁忙的时候,也会坚持《漫画建筑》的创作,因为这个绘画过程能够让我停下设计的脚步,看看行业里面这些优秀同行眼里的世界,也因为有了他们,让我们这个逐渐黯淡的建筑世界,多了一点点的星光。

 

作者信息:

姓名:夏明明

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院副总建筑师

主要完成作品:

埃及国家大数据中心,沙漠水晶,已建成

重庆市大足高新区小学,已建成

贵州省印江第二小学,树下书屋,建设中

微信公众号:漫画建筑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设计绘画夏明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