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庄惟敏:对未来乐观,我国或将迎来新一轮建设高潮

2019.10.10 

第五周星期四

14:00-16:00 

建馆南109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庄惟敏院长与主要来自建8、9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亲切友好的答疑和交流,主要围绕

大学生活适应

建筑学专业导引

学业发展规划

等三个方面展开。

开场给同学们的问题

庄:我第一个问题想提问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无论别人怎么说,你发自内心的问问自己,你到底喜欢建筑吗?我并不是说今天说你喜欢建筑我就赞扬你,说你不喜欢你想转系,我就批评你,我想了解的事情就是每个人是不是可以真实的活着?当然我不是说现在就让你们回答,也许五年也许更长以后再说。但是大家自己选择一个专业,你得活得很真实,这是最重要的。说自己觉得很boring也没关系,我今天要跟大家讲是在你现在有一些思想疙瘩的时候,咱们怎么解。

庄院长向大家发出灵魂的拷问

Q1 刚从高中过渡到大学

如何策划好自己的生活?

庄:其实是上大学以后让你自己选择,不要把它理解成非常无奈的事,应该把它理解为你人生可以自我操纵的起点。但这个开端不是那么容易,为了让自己能够去为了自己,给自己为了自己,给自己能够做出一个抉择,是很痛苦的,不仅仅因为原来的思维方式,是惯于已经习惯了别人给你安排,还源于自己内心。我不能说这个决定你一定做的对,但至少要迈出了这一步。所以对大家而言,特别对九字班同学,一定要跨出这一步!

九字班同学认真倾听

Q2 是否需要选择更多文素课来提升综合素养?

如何平衡这些与建筑学习的时间?

吴林娇同学(新雅分流):新雅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压力比较大,需要投入的时间不会比设计课少,建议同学们慎重选择!!

庄:你说的问题理论上讲是对的。要多学,要多看,特别是人文社科的。因为它是一个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筑它也不仅仅是一门工科,对吧?

但是接着问题就来了,时间,也许就因为时间这一个变量就影响到你最终的结果。所以接着要说的就是第二个问题,如何掌控这个时间。人和人差别很大,你比如说有老师喜欢熬夜,有老师喜欢早起,像我晚上大概11点多就睡了,早上可能5点起来干活。我念书的时候专教在主楼,都是要熄灯的。现在专教给大家可以通宵,没问题,但大家要学会掌握。这个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只是说你合理地去安排去操控你的事,把效率扩展到最高。

回到刚才的问题,人文社科类的可以去听课而不选课,可以选择自己觉得压力不大的时间段。另一方面抽空用零碎的时间去看书。你跟书本打交道是最简单的,可以自己掌控时间。

庄院长和大家交流

Q3 建筑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前景如何?

庄:说实话就业方向就目前来讲不太好,但是到大家毕业的时候会是什么样?难说,也有可能又是一个建设高潮。因为确实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那时候到现在盖的房子平均寿命不到30年。这意味着什么?新一轮盖房子又要开始。也许我们还会赶上一些大事件,大事件带动大发展也有可能。所以我个人还是比较乐观。但是情况会发生变化,我们从增量变成存量的情况下,可能我们的重点不在新房上。而在旧房改造。所以我们二年级同学第二学期的设计就是照澜院改造。所以工作性质可能会发生改变,但是肯定会有工作。

Q4 学习中我们应该怎样构建自己在建筑上的理念和思想,怎么成熟起来?

庄:建筑师是用别人的钱成就自己,实际上很虚伪。我们回避不了另一件事,就是我们实际上都在包装自己。你做一个设计灵光一闪,觉得这样做特好。评图跟老师讲方案,或者去投标的时候,你会扯一堆历史、文化,把这个灵感包装进去。我们一定要避免讲方案讲得好,房子造出来却不好用的情况,要实实在在替人着想。

怎么解决想法和理念的问题?这就必须要学会建筑设计方法论。大家不要把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简单理解建筑设计管理,它实际包含有方法论、决策、运筹学等。

彼得·艾森曼设计的辛辛那提大学的艺术学院,没有一根线是水平垂直的。这绝对不是建筑师晚上睡觉灵光闪现,它是有理论支撑的。他有一句最著名的话就是“Space is event.”空间就是事件,凡是有事件的地方才有空间。你自己能创造理论当然最好,创不出来要学习。这才让你讲方案讲得清为什么这个空间是这样,而不是只会讲了半天美,却讲不出道理。

国内有几位研究建筑设计方法论做得很不错的,比如说张钦楠等,你们可以找一些相关的书去看。

Q5 理科思维比较强,对艺术没有太多了解的同学如何做好设计?

庄:我给你两个建议,第一个建议你在你比较机械的地方去发现一点美。有一本书叫《建筑形式美的原则》,去看。审美原则跟人类发展有关,古代的比例对称轴线美,现代主义的简洁美,再变成今天非线性的美,它有变化,但是理性逻辑是永远不变的。再比如说数学的分形里边就有非常美的元素。

第二就是你有意识的,以后在实践和设计过程中,也选这种工艺、流线、技术要求比较高的题目,比如说实验室,医院航空港,都是非常理性的。所以说理科生完全可以来做建筑,发挥你的特长,人家想理性还理性不起来呢。

Q6 实地考察建筑应该看什么,怎样看?

庄:我并不是特别主张随机的去看,随机去看会带来猛一下子的感受。当然这对于很多建筑是有意义的,比如说标志性建筑。但其实还是要深入,从室内、空间角度来看。而且你在看之前会读一些文章,但一定要注意有些文章是后期包装的,被别人解读出来的,反而会误导。我并不主张读特别多,但是要有点。而且一定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建筑,你老抱着赞扬去就容易失望,你要带着挑毛病的眼光去,突然发觉在这挑毛病挑不太出来,特别让我觉得有意思,那就学习。当然出去总是看建筑也挺累的,重点看一两个,看看大自然也挺好。总之学建筑还要放松一点。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庄惟敏清华建院建院学生会THU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