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时评:追根溯源中国古怪建筑潮

其次是制度差异。国外法规经百年演变已相对完善,杜绝了投机的漏洞,也对建筑设计进行了很多限制。建筑师奇特的创意和想法往往在推行时遇到健全的法规限制而难以实施。反观国内,商品建筑、私有物业的概念都是近十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现行的法规有很多空白,可以给设计师留出很多可发挥的空间,许多造型奇特的建筑也得以实现。

此外,在与业主交流方面,国内外差异悬殊。国外的业主最关心的是:你是否能在要求的时间里完成他所交待的工作,你的设计是否用心,你的图纸质量水平如何,设计到不到位。而在国内,很多设计机构的太多精力放在拉关系、搞公关上,而不在其设计工作上,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在国内最难以适应的地方。

Rem Koolhaus设计的CCTV总部大楼

不和谐的攀比思潮

你高,我比你还高。迷恋上摩天大楼的城市你争我赶,谁也不甘落后,朝着“世界第一”的目标奋勇而去。只可惜,第一永远是相对的,除非你把楼盖到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否则第一的宝座不等坐热就会易主。所以,这注定是一场无聊的追逐。

摩天大楼是高密度城市化的产物,它存在的必要性取决于商业密集度与土地稀缺度,北上广等地由于大量人口聚集、跨国企业总部入住,确实需要一些摩天大楼,但二三线城市远未达到这个程度。说盖就盖是一种头脑发热的表现,看不到脚下泥土,脱离了实际情况,很有可能造成巨大浪费。毕竟楼盖起来了,也得有大量公司入驻才行,如果商业密集度达不到要求,怕是会成为高大的空壳。到那个时候,所谓的中国第一高、世界第一高,与烂尾楼实无多大区别。不难想象,当一览众山小的“世界第一烂尾楼”茕茕孑立于某座城市时,最难堪的会是谁?

全世界20幢最高建筑,其中11幢在亚洲,而11幢中就有9幢在中国。据说,到2016年,全国不少二三线城市都将出现超高层建筑,某地甚至还有两个月建成一幢比迪拜哈利法塔还高10米的大楼的计划。这些过分高大的建筑,在其所处的环境中显得突兀而缺乏美感,但它们却很可能满足了某些人对政绩和荣耀的追求,在有些人的眼里,建筑早已被异化了——高度比功能重要,名气比造价重要,形式比内容重要。事实上,足球场那么大的浮雕和摩天大楼那么高的门,也仅仅是大和高的丑陋而已,公众不会喜欢,这样的建筑注定是悲哀的。

结语

人类历史上空前浩大的城市化进程推动着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建筑。有些新建立的建筑已经赢得了国际上的赞誉,但是还是有太多不入眼的建筑成果,跟着的是不满与批评。建筑的丑貌能否怪罪于政府的干预,以及建筑师的腐败与缺乏想象?比视觉影响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传统建筑正在被到处拆毁,与之同时是盲目的乱建新建筑。中国的古代皇宫、寺庙和长城为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塑造了旅游大国的形象。但是拥有超过50%以上人口居住的城市却失去了历史精髓。传统建筑在城市中被摧毁,取而代之的是无法形容的,压抑的现代化建筑。

建筑和城市空间是意识形态的物化。美国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城市凝聚了人的创造力和智慧,同人一样,会思想,会进化,会与自然对话。城市中的那些空间构形、建筑物的布局设计,本身恰恰是文化的具体符号。优秀的建筑需要全民的扶植和培育,需要全民善待我们所身处的经历发展演变而来的城市,尊重历史,尊重文化。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