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藤本壮介:“啃老”六年后,领悟未来设计

许多人或许不知道,日本建筑大师藤本壮介不是海外归来的优秀人才,甚至连硕士学位都没有,也从未进入过顶级的事务所中工作——他的起点,独立到不可思议。

藤本壮介唯一的职业起点,就是啃老六年后,自己成立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1994年,23岁的藤本壮介大学毕业。

找份工作对他而言,应该不是一件什么难事。毕竟,东京大学建筑系的名号,怎么也能在同类人才中,赢得一个佼佼者的席位了。

但性格腼腆的他,始终没能鼓起勇气向自己倾慕的几家建筑设计事务所递呈简历,提交申请,自然也就未能入职。

他就这样,开始了六年什么事也不做的啃老生活。美化一下,也可叫做“自我流放”。

六年里,他依旧住在大学附近,往往中午才从梦中醒来,偶尔行走在东京街头,考察建筑与城市环境的本质,反思自己的设计。比赛倒也参加过一两次,但名次是一无所获,名气当然也是一无所获。

当然,这是有钱人家才能支撑得起的。这也是他刚开始的项目来源。

他的父亲是一名精神病医生,自己有精神病院,当然也有需要设计医院的同僚。因此,设计一系列精神病院,成了藤本职业生涯初期的全部。

北海道伊达市的儿童精神病康复中心于2006年完成。这是藤本这一系列作品中的代表作。

这是一处供情绪障碍儿童进行短期治疗的设施。从外表来看,该建筑物结构相当松散,一栋一栋连接起来的小房子,不像是进行集体治疗、康复的传统医院,而像是一个村庄、一个城市,一个现代人生活居所的小小缩影。

对藤本而言,精神病院应该是社会的缩影——这里也是人们居住的场所啊!他认真思考:在这里生活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有时候他们有一点喜欢藏起来,有时他们喜欢一个人。……我们的想法是,孩子们自己可以选择他们与人之间的距离,或者有时独自一人或与两个或三个朋友,真正的好朋友或更大的团体一起选择自己的躲藏处。”

藤本如此介绍自己的理念。

空间富于变化,多了许多“凹”进去的地方,正像是对自然的一种模拟,孩子们得以跑来跑去、躲猫猫、自由自在地选择在何时、何地露面。完全随机的内部空间安排,让这里失去了中心,对每个人而言,当下活动的空间,即为中心。

对藤本而言,设计建筑更像是他自己对自然、城市、建筑三者之间理解的延伸。

他说:“建筑应该成为一种背景结构,使人们能够各自作为。” 藤本的建筑模拟森林、洞穴——原始人是如何生活的,他又用自己的设计,将现代人重新框定其中,重新感悟人类最原始的居住体验。浪漫蕴含其中,说是观念艺术,也不为过。

藤本用作品向我们提问:究竟居住在城市的我们,与自然到底是近?还是远?就城市的复杂性而言,未必弱于这些生态环境;但放眼望去,这一片土地,已远非当年我们直立双腿,走出森林时的模样,而我们,基因里似乎永远会怀念,那片再也回不去的森林。

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呢?藤本壮介与我们一样,正在提问。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藤本壮介日本建筑设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