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跃波:只要开始,任何时候都不晚
来源:网友gzw668投稿 2022-03-03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一是十年前,一是现在。
于跃波,CAS千迈设计创始人,超过20年的设计经历,对地产、商业、私宅等领域均有建树与思考,并不断尝试新的方向、探索未知。【学习】,是他以及公司不变的主题;【自然与人】,是他对每个设计的关注核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设计行业同样“天翻地覆”,疫情之后,人居需求也随之更新。面对新时代与设计行业的更迭,面对自我设计之路的转型以及对建筑的深思,选择【重新开始】的设计师于跃波,打破了人们对他的固有印象,并传递出认真不服输、砥砺前行的人生态度。
01
您如何看待整个世界建筑史的发展?
设计师于跃波:近百年来,整个建筑史的发展变化在所有国家都是一样的,尤其是发达国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建筑分为权贵的建筑和百姓的建筑,而富丽堂皇的欧式建筑(巴洛克风格、欧式,美式等)便能彰显贵族身份;随着社会发展,中产阶级在19世纪开始崛起并成为现代社会的新权力阶级,现代建筑正是为了满足这部分“中间人群”的功能需求与喜好而应运而生。
我们大多数人最后接收到的是简单而表面的信息,尤其互联网时代,传播之快,获取信息的速度、广度等,是零碎而片面的;而 深入地去思考一种社会现象,一种观点,然后考察、验证、得出详细严谨的结论,是我们设计师存在的理由之一。
作为亚洲国家,中国与日本有相似之处,距离也近;建筑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日本是排第二的国家,从侧面说明日本的建筑发展、文化发展的成就斐然。而咱们中国在建筑这条路上花的时间却更多,所以其建筑史对我们来说是有借鉴意义的。 我个人对建筑史非常感兴趣,并对日本建筑史做了深入而体系化的研究,在深入了解的过程中,对城市建筑的演变史、以及我的建筑理念有了更好的认知,这里具体分享一下。
在现代化道路上,日本比中国先行了100年,而日本在现代化的洪流中,建筑师们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他们不断推进、改革,以适应现代主义思想在日本的发展,期间涌现大量精美绝伦的建筑和理论:
1900年,康德尔以及其学生辰野金吾作为第一代建筑师,基本以西洋建筑的引入、模仿为主;
1920年,仅10年的时间,建筑界地域化分野出现,出现向现代设计迈步的趋势;
1930年,受柯布西耶影响,整个日本开始进行广泛的现代主义建筑活动;
1950年,以朝鲜战争爆发为契机,短暂的经济恢复带来建设需求,在丹下健三的引领下,日本建筑进入成熟时期,他通过思考现代主义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关系,促进现代建筑在日本的生根,同时提出“功能典型化”的设计方法,给传统建筑赋予一种现代主义所提倡的理性形式;
1970年,是批判现代主义时期,众多建筑大师涌现,谷口吉生纯净的建筑语言如一口清泉,组织出丰富的空间体验,朴实而富有感染力;伊东丰雄在建筑设计上发挥“游牧”概念,其建筑显现都会中的人文环境关系;安藤忠雄借用现代主义的形式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他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切割了人和自然的联系,从而让大家更加关注建筑设计下空间与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思考;
1980年,日本SANAA组合(妹岛和世+西泽立卫)出现,妹岛承袭伊东丰雄的轻快和飘逸,进一步增加细腻、精致,两位在2010年一起荣获普利兹克奖。她的成功与其努力和智慧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她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正是这种求稳、求精的设计态度,使她在日本这样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并发展到现在。这一点对我自己、对今天中国的建筑设计者来说都是是值得借鉴的。
从以上能看出,日本既接受外来的先进文化,也保留强烈的东方色彩,现代与传统并存是日本设计的突出特点之一。所以, 在我的设计之路上,一直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在地性文化,关注自然与人的紧密联系。分享这个建筑史,是希望希望地产商、个人、设计从业者等,能够理解历史的进程与发展,更加确晓接下去咱们国家、咱们城市的建筑方向,而不是盲目跟风。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 实现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强国。
”
02
建筑演变史,您的思考?
设计师于跃波:建筑从来不仅仅是建筑,它是某个特定时期的时代发展、城市化进程、审美意趣、生活方式的折射。中国建筑的发展也是与整个世界建筑演变、本国大环境变化息息相关的,从照搬或模仿西洋建筑,到古代传统式建筑,再到现代新式建筑,都是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渝中半岛新旧对比,图源网络
说到我们所在的城市—— 重庆,它的城市建筑演变就是社会时代、人文思想、审美情趣等发展变化的缩影。 首先从社会、历史文化上看,抗战时期的重庆政治地位提升,大批官员、富豪进驻,建筑呈现的是“外国官员”的喜好,或者依旧带有“古时大宅门”特征的。
从经济与思想上来说,当经济实力满足了物质需求时,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才会被“提上日程”:
豪宅的萌芽时期,早期的锦绣山庄主要是让富人们知道独栋别墅这一种产品,那个时候的人们考虑也很实际:房子能住、大气宽敞就行,我们设计师也会利用一些夸张手法去展现富人的财力象征;
认知阶段,思想也处于一个解放时期,龙湖香樟林的出现,人们逐渐感受到别墅与别墅之间的区别,开始注重品质感,设计师也更加注重质感与高级的体现;
群雄纷争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思维愈加包容开放多元,人居建筑标准也在变化,风格在这一时期层出不穷:蓝湖郡为意大利托斯卡纳风格、常青藤为美式风格、棕榈泉前期是纯粹的美式乡村,后期变为纯正的法式;
发展阶段,前不久的天湖岛,风格的多变体现审美思想、生活方式的不断探索,新生人群不再满足表面,而是对内心、对空间生命的探索,设计师也一样开始关注环保、自然等因素。
建筑设计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是要反复试验之后才能得出最佳的结论。从香樟林到天湖岛,建筑直接跳过现代主义进入后现代主义,对自然注重的同时依旧采用了繁复的外观设计,与大自然之间始终隔着一层薄薄的面纱。
风格的转变,是特定时代的受众人群对居住空间以及生活方式的一种“话语权”体现。受众人群的变化、教育程度与思想解放度普遍提高,新一轮的社会制度更新产生新的财富拥有者,人们对住宅的功能需求与审美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当下的富人更多追求简单、自然与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正是在思维与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与接受包容度的影响下,现代主义建筑是当下不可逆的一个发展进程。
去年,我们参与负责了香港置地约克郡独栋大别墅的设计,它的出现,是我们往私宅领域转变的一大机会,也是对重庆亿万级独栋别墅的重塑,更是对重庆财富顶尖人群的审美的变革。我们在现代主义的手法中输入自然理念,从里到外,突出的是纯粹,是一种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对真正生活的体验。
随着重庆越来越国际化,重庆豪宅依旧处于发展期,未来的变化暂不可得知。但文化自信非常重要,当下重庆不少建筑名称正在被“改名”, 从洋名改到代表中国特色、重庆特色的名字,也同样彰显建筑自信力!我们学习西方,但同时也要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现代主义不仅是装饰上的变化,更倡导日常化,将现代的功能形式和传统精神结合,用最简单的手法去创造空间丰盈的姿态。
近30年来,我们的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洋楼,洋名,洋文化。我们希望打开现代与传统的一扇门,给予社会精英另外一种选择,这也是我们希望为私宅市场带来的变化。在整个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们会更加遵循现代自然主义的设计理念,不断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凸显民族特色,更加关注本地化地域特色,坚持传承与创新结合,让重庆的“山水”与建筑真正相依,期待我们向现代主义更进一步!
”
03
业主审美需求与平衡,如何体现?
设计师于跃波:如何在设计项目中,达成审美的平衡状态,是一个相互了解沟通的过程,而不是谁占据主导权的事情。在我们接触的甲方与业主中,大家的审美意识也是逐渐变化的,所以说审美与时代是双向反映彼此的。而当然也有比较“超时代意识”的业主,他们跟随时代的多元化发展,其眼界也非常广,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并拥有极高的审美能力。恰如香港置地约克郡独栋别墅的业主,他需要的不是城市中的钢筋水泥,而是在城市中拥抱自然,放空自己,真正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家庭生活时光; 房子不是一个象征,生活空间也不需要过度的设计,“少而精”突出简单和品质。我们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最后呈现了这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建筑的独栋别墅;纵观世界各地的名人豪宅,王思聪,郭台铭,贝克汉姆等等,购买的都是这种现代主义风的顶级豪宅。所以,香港置地约克郡独栋别墅对当下的重庆建筑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04
现代自然主义,如何具体呈现?
设计师于跃波:我们所有设计都遵循着“现代自然主义”的理念践行,将自然输入,打破人们对现代主义机械性特点的印象,更加关注人在空间里的感受。我们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并对自然环境怀揣着源自内心的尊敬;我们坚持融入东方美学,追求纯粹简洁的设计哲学;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己,只希望将自然经典的设计作品呈现在大家眼前。
以香港置地约克郡独栋别墅为例,整个设计 以古典的文人园林精神为灵魂,现代主义的手法为表现,营造一幅‘亭中待风迎月,轩外花影墙移,湖影当窗,宛然如画,动静生趣’的唯美意境。 建筑,山水,湖景,花木,人,组合成一个现代主义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现代审美。该项目,光是建筑改造便花了上千万,室内设计用的几乎是一线顶级大牌家具。业主的审美认知与接受度,直接把重庆独栋别墅的豪宅高度提升到了一个顶级国际豪宅的高度。
改造前,整个建筑是非常典型的ARTDECO风,很古典欧式复杂,讲究仪式感、对称性,难以满足业主追求极致的审美需求;考虑到此地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以及重庆的地域气候等因素,整个外立面以人的使用舒适度出发做了设计调整,遵循自由感与平衡感。
05
偏爱意大利家具,有何原因?
设计师于跃波:我们认为,私宅属于个人空间但同样与外界景观资源产生联系,从外立面到室内,从外在景观到内在人与物的情绪,是流动的,一体的,最重要的是人与自然的一个精神理念体现,借助现代主义手法去完成,先解决真正的功能需求,再去考虑所谓的“形式”。2000㎡的室内面积,拥有顶级豪宅该有的部分:超大卧室套房、足够多的卫生间,无边际泳池等等等。去创造出家庭成员交流互动的场景空间,这是独栋别墅私宅具有的最大的特点。
私宅设计中,人的舒适度大于形式感,建筑背后的人文意义大于建筑风格。我们 首先关注业主的精神需求,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去调整设计,考虑到优美的湖色景观资源,选用 2㎝极窄边框的玻璃幕墙设计,让景观自然流到室内;更简单的直线线条去表达纯粹感; 建筑、室内家具、软装等石材全选用一线正品,从使用上来提升品质;全乳胶漆涂料、极简顶级品牌,减少造型的繁复,用最简单的方式去打造完美细节;集中于家庭成员的使用场景规划,从需求与审美的角度去反推建筑形式。
偏爱意大利家具,相信对于很多设计师来说,是一种默契。‘如果这一生只去一个欧洲国家,那一定是意大利;如果选一个欧洲国家故地重游,那一定还是意大利。’意大利,是浪漫、时尚、永恒、艺术、设计的代名词。
不同于快时尚行业的迅速更迭,家具设计是一个漫长且昂贵的过程。意大利家具是经典设计和风格的代表,不盲从时尚,只坚信品质与优雅;保留了古典美学精神,又具有国际化的视觉美感。 一个伟大的企业应该将其社会责任感放于首位,意大利Poliform就是这样的企业,不受快节奏的消费市场所左右,注重可持续性发展,每件产品都极富美学而又品质卓越,能够抵御时尚潮流的冲击,也足以经受时间的考验。
目前,国内家具与意大利还是存在差距的,主要在于设计的原创性,而这一点也是国家体制决定的结果。意大利有专利保护,且一个国际品牌一年只研发一款沙发,而国内厂一年可以开发几十上百款仿品。当然,现在国内也出现了更多的原创家具,更多的设计师、业主以及大众对原创的认可也更高,所以我非常希望中国也能尽快步入【家具设计与产品设计原创大国】,逐步减小国内外设计的距离。
06
重庆在地化特色如何输入?
设计师于跃波:香港置地约克郡是典型的坡地建筑。重庆是山城,业主希望整个设计能够接地气,更自然自在,切身感受当地地域特色。坡地地形,决定了建筑的多首层性,二层的入户花园,小而美,灵感来自苏州的【留园】;三层的200平面大露台,有极致的视野和体验;一层的无边际泳池与地面连成一体,是休闲聚会的重要活动场所。该项目层层有花园,上上下下皆见露台,每层都像是在平地一样,这正是重庆坡底建筑的特点。
而坡地建筑,更注重的是与周遭环境的联系互动。从我们出发, 香港置地约克郡是一个设计、施工完成度都很高的项目,它像一件艺术品,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的真诚和纯粹、敬意与尊重。整个作品注入‘惊喜’,令‘四季变化’的视觉效果发生微妙的反应;对于居者来说,他可以在居住使用过程中逐步发现设计所留下的空间留白想象。我相信对大众来说,香港置地约克郡将建筑、环境、现代性等集合于一体,是对现代自然主义作品的最好诠释!
”
07
转向私宅领域,原因及优势?
设计师于跃波:在重庆大学开始学,到现在已经22年的设计经历。当人们去经历之后,能够更清楚地看清自己的优缺点,以及更擅长的方向。地产领域是我们涉及最多的板块,但是它的规模化、快节奏,扭曲了我对设计最初的理想;它像是比较缥缈的人物,生活在虚拟世界而感受不多。转向私宅领域,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对我见识的塑造,一方面我认为私宅板块将进入更职业更专业化的阶段,而更专业的设计公司、施工公司、家具软装配套会共同带来私宅的变革与创新。【家的设计打造】,更让“人与自然”的设计核心理念被输入,居者与设计师能够更加真实地体感建筑与设计带来的感动。
私宅设计,不仅仅包括室内,也有建筑部分。现代建筑学的历史年限并不久,但随着具体的归类划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软装设计、景观设计等,逐渐从建筑学这个大范围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一个职业身份。
从理论上讲,我算不上建筑师,但设计原则要求我们“一切要以建筑的思维和逻辑去设计”。不同设计师在设计工作中,都是以建筑为主导,再去执行各个部分。严谨来说, 我是兼具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的双重身份去做设计,当我把建筑改造好了,我的设计就成功了一半;有时建筑比较冰冷,便需要我们利用室内软装去调整氛围。建筑就好比骨头,但依旧需要心灵和衣服,去呈现最完美的躯体架构。
”
08
最大的感受体验是什么?
设计师于跃波:设计行业就是需要我们设计师帮助客户解决问题,通过设计去改变生活方式、家庭关系、社会关系,通过设计去弥补那些缺失的东西。入行很久,现在有很多图片化、网红化等太表象的东西,还是希望每个人都能看到背后的故事与意义。
对我自己而言,在与客户沟通或设计施工中,会出现一面镜子,从他人看见自己,不仅能认识、学到新的东西,也是对自己的一个反思,以及对今后设计之路的一种鼓励。这一刻,首先我打破我自己,以新的身份重新开始,希望为大家展示不一样的我。
—
设计师于跃波以现代自然主义理念打破现代主义的冰冷,以人性化的设计尺度、细腻的艺术表达、独具匠心的创意个性,令现代自然主义建筑成为激发人们情感共鸣的感性空间。城市会不断发展,但香港置地约克郡独栋别墅之于现在的重庆,是突破框架的一次革新,是对亲近自然的追求,是有可能成为未来重庆城市独栋别墅发展的一个范本。我们也期待设计师于跃波以新的身份,为重庆的私宅领域带来新的设计思维与方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