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单霁翔:避免在历史街区实施大规模“危旧房改造”

故宫博物院院长 单霁翔

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今年的提案中关注历史街区的保护和环境改善问题。他指出,要避免在历史街区实施大规模“危旧房改造”,因为一次性投入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某些问题,但是历史文化信息将会消失,同时改造后的效果往往单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房子新了,文化没了”。

他认为,众多历史性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大多经历数百年风雨,生活基础设施已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例如多数居民没有自家的卫生间,每天需要去较远的公共厕所等。由于历史欠账和现实管理体制等问题综合交织,使世代居住在历史街区内的居民生活水平,逐渐与整个社会人居环境的改善形成强烈的反差,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城市其它地区的水平,特别是市政基础设施的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单霁翔表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历史街区内居住着比例较大的低收入和困难群体,在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应当对他们提供更多的扶助。各级政府应更加主动地承担起历史街区内困难群体改善生活的责任,保障历史街区内的居民日常生活的安全性、舒适性等居住需要。对于历史街区内的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应根据保护规划和财力,逐年逐片安排实施计划。历史街区内的市政基础设施和综合管线规划应以不破坏传统风貌,改善保护区内的生活设施和防灾设施条件为目标。而且,实践证明,采用分散的、小规模的、多样化的交通设施,更有利于历史街区传统风貌的保护和交通的便利。

他为此建议:建设主管部门加大对于历史街区内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组织研究适用于历史街区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规范和建设标准。

要避免在历史街区实施大规模“危旧房改造”

在另一份关于历史街区的提案中,单霁翔表示,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有力见证。但是,目前很多历史街区内人口拥挤、环境脏乱、危房集中、管理薄弱、贫困居民比例较大。还有不少居民依然居住在拥挤不堪、阴暗潮湿、存在严重火灾隐患的环境之中。

单霁翔认为,城市的发展是连续的过程,同样,传统建筑的保护也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必须有长期修缮的准备。要避免在历史街区实施大规模“危旧房改造”,因为一次性投入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某些问题,但是历史文化信息将会消失,同时改造后的效果往往单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房子新了,文化没了”,失去了传统民居及其环境的原有独特性格,也就失去了历史街区的文化魅力。

相比之下,在政府财政和居民收入都有限的情况下,将政府与居民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建立“细水长流”的投资模式,既能解决房屋修缮的现实问题,又能妥善处理历史街区的长期保护,在“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中,可以产生独具魅力的效果,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探求“有机更新”的途径,应根据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和政策的要求,发动社会力量,特别是社区居民,以自助力量进行小规模整治与改造。

单霁翔指出,对于历史街区来说,稳妥的更新模式应该是适合当地具体社会经济状况的、充分听取公众特别是当地居民意见的、循序渐进的、注重差异化和分散化的更新模式,而不是主观和强制性的、一厢情愿的、过于刚性的、一刀切的集中拆迁改造模式。因此,应根据不同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抓住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规律和特征,编制有针对性的、具有选择余地的房屋修缮方案,提供给自行修缮房屋的居民及工程设计、施工人员作为依据,以确保历史风貌不走样。

他建议:住房与建设部门加大历史街区内传统民居保护修缮的力度,切实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由文物部门组织文物保护机构和专家对历史街区内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工作给予指导,保证在房屋修缮中历史风貌和文脉的延续和传承。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历史街区危旧房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