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建筑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2013-01-2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增强生态产品开发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如何在规模住区的开发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房企的健康转型,是当前我国房地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对此,有20多年房地产开发经历的辽宁盛世园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包立军十分感触。他说:“这些年,我发现人们越是走进城市,越是怀念故乡的泥土。很多人希望能够有一块可以自由耕种的土地,不仅可以享受亲近泥土的乐趣,还能收获蔬菜瓜果,满足日常生活和精神寄托的双重需求。我们是否能让房子既能居住又能耕作,让房子具这种有双重功能呢?”基于这种想法,包立军的公司自主研发出了专利产品绿色生态环保住宅——盛世园田居,将绿色生态的核心内涵与现代建筑紧密结合,开启了绿色生态地产开发新模式。
其核心内容是:在城市住宅中把室外园田搬进室内,并单元化地分配给每个住户,从一楼到顶楼,每家每户都有耕种的空间,实现家家有绿、户户有田;将传统房屋居住的唯一属性,拓展为居住、耕种二合一,实现亦耕亦居的双重功能,让都市百姓回归园田的梦想照进现实。
在技术上,为了满足室内园田种植条件,在不影响居住的前提下,对室内种植空间在结构荷载、通风、上 下 水管网、防蚊虫、防水、防根刺、土层设置、采暖等关键环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确保室内园田种植的安全和高品质。另外,这块园田空间,既可以耕种,又可以作为客厅、餐厅、卧室、书房、画室、琴房、健身房、活动室、儿童房等等,具体用途可以随主人的喜好和需要而定。
业内专家认为,这种新型住宅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引绿入户,制造城市氧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建筑。人们可以在自家的园田里,自由耕种,与“绿色”零距离接触,呼吸绿色(绿色植物带来的新鲜氧气)、品尝绿色(收获蔬菜瓜果)、享受绿色(精神愉悦、身心放松)。同时,通过用有益菌分解餐厨垃圾制造有机肥料的方法,实现家庭循环经济建设,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垃圾处理压力,引导生态文明建设走进寻常百姓家,人人皆可参与,人人皆有可为。
二是空中造田,扩大了国土耕地面积,有利于守住18亿亩红线。例如:以平均100平方米/户为单位,设计有10平方米“园田”,即园田面积占建筑面积的10%,1000万平方米的开发量即可造出100万平方米,即1平方公里的“园田”,如全国推广此种住宅,估计每年可能实现“造田”几百平方公里。
三是为居家生态养老、自主养老开辟新路径。盛世园田居可说是为50岁以上有耕种情结的退休老人,提供了一个花房或者菜园。他们在这里通过种植,锻炼身体,并且劳有所获,会产生愉悦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使晚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这是一条居家生态养老、自主养老在实践层面的新路。
四是为新农村建设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城镇新居民和农村居民“上楼”后普遍存在不适应的问题,主要是新的居住模式与原有的生活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盛世园田居式住宅则给这些新居民提供了一个缓解和调节的空间,有利于他们逐渐适应城市生活。对于经济适用房住户来说,盛世园田居的开发模式,既可以解决城市贫困家庭的居住问题,又可以解决他们的生活压力:可以自种蔬菜吃,也可以养花种菜以及中草药出售。可谓一举多得。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