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风景与人为一间  > 正文
陈可石:城市化的目标是人居“幸福感”
发布时间: 2013-09-02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陈可石(图片来源:互联网)

陈可石,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中营奖学金理事会理事,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城市设计新理念与新方法、城市设计与古镇复兴、可持续的绿色城市设计理念和技术。

“中国人居环境的改善是我们建国60周年最需要补足的,不然会影响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人居世界领先,但我们现代城市化没有做好人居理念的传承。”、“很可惜现在我们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建立在一个有缺陷的规划设计体制上。”、“中国的城市规划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模式,直到现在还没有认真总结过。”陈可石神情凝重、言辞激烈,这和他工作室里阳光和煦、绿叶葱茏、茶香缭绕的氛围有些不搭。

最近,因为汶川新城的整体规划和城市设计,陈可石和他的团队又收获了很多的奖项和赞誉,在接受记者的独家专访时,他反复提到对此项目最大的感慨一是城市设计必须注重可持续性,不仅指环保还要体现在经济、文化上,二是要推广城市规划总设计师制。在南方都市报即将举办的2009中国地产年会上,他将在中国人居60年的大话题下,重点讲讲现代城市规划理念。

汶川新城最突出的是绿色和可持续性

左娟:作为汶川新城水磨镇的总设计师,请谈谈这一备受关注的项目。

陈可石:水磨镇是汶川县最大的新城,重建的整体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由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负责。去年11月25日结束竞标,09年春节动工,现在已经基本建成了,总建设用地面积有5平方公里。

(图片来源:互联网)

左娟:水磨镇方案获得了很多的赞誉,您自己认为最突出的是什么?

陈可石:最主要的是在规划设计中就体现了对经济、环境、文化的可持续性注重。灾后重建一定要是可持续的,不能只管建好了房子就完事,灾民留在那里需要有比灾前更美好的生活,那就一定要有产业支撑,我们认为汶川最可发展的是旅游文化产业,所以就在水磨镇重建设计方案中特别强调现代建筑风格和羌族传统风格相结合的建筑和城市形态,尤其寿溪老街的改造十分成功,受到四川省领导的高度肯定,现在已成为一个著名景点。老街才建了一半,卖豆花的、卖茶叶的和卖旅游产品等等的就来了。9月份温家宝总理到寿溪老街考察,特别对水磨镇灾后重建的效果给予表扬。

左娟:我看这效果图,寿溪老街有很多传统建筑元素。

陈可石:是的,我们的理念是尊重历史,将文化作为城市持续的重要元素来为城市创造最大的价值。我们从成都档案馆里民国时期黑白照片中,找到了清朝末年水磨镇的资料,例如字库、戏台、大夫第等。水磨镇东南角有一个高压线塔,原计划是要拆除的,有一天我们过去看发现那里正好临湖,可俯瞰整个水磨镇,也不记得是谁先提出,好像是几个人不约而同地说要在高压塔搬迁后原址上建一个望湖塔、观景楼。我后来想到一句唐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想象着在这里安置一个统领整个古典羌族小镇的观景台,两旁种上杨柳,待杨柳成荫时羌笛悠悠,很有这句唐诗的意境。于是,这个观景楼就命名为“春风阁”。这个小插曲说的是城市规划设计不是完成一个工程设计,而是创造人居环境,以一种创造的精神,体现出对城市景观和空间的人文关怀。

城市化没做好对传统人居理念的传承

左娟:怎样看现在我们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上对中国传统人居思想的扬弃?

陈可石:中国传统人居理念在这个地球上下几千年都是领先的。我认为清朝中期以前,中国大概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国度,古代中国早就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体现在人居上。但近代城市化没有做好对传统人居理念的传承。在欧洲旅行时,看到很多很美的乡镇,交谈中当地人表现出由衷地热爱自己的家乡,但看我们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城市化进程很快,结果就是把很多美丽的城镇变成了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的工作地点,损失了太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的成就,我们在建设的同时,也在破坏。如果我们还不尽早建立“把人居环境放在首位”的理念,就只会使城市化的结果导向一座座低价值城市的出现。

(图片来源:互联网)

左娟:那我们该从中国传统人居中传承哪些亮点?

陈可石:中国传统人居从形态上来说,非常崇尚自然,很重视风水,很善用“大地景观”;另外,中国传统人居确实是以人为中心的,很重视人的感官,中国的“仁”和“礼”社会中,人居是一种世俗生活的理想化,它包括“世外桃园”的理想。如古诗词当中有很多是描写城市美景的,以景生情,美丽的城市培养了中国文人的情感。我们现在的人居环境,要回到传统还有很长的距离,现在看中国人的家园意识和人居环境意识都脱节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但现在很多人即使回家也找不到故乡了。

 

责任编辑: Jing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