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李良:在创新中保留地域性

九易庄宸创研中心主任 李良

“不要把保护当做是停留,也不要将发展当做是利益。”九易庄宸创研中心主任李良在本次以“文化建筑”为主题的专访中提出要在创新中保留建筑的地域性,让承载城市历史文化的建筑与周边建筑风格和整体区域规划要产生一定的关联。

Q:首先能否请您谈一谈对文化建筑的理解?

李良:我觉得文化建筑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人们常见的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等,这些建筑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大型纪念建筑,这类文化建筑在前些年出现的更多一些;还有一些个性化特征的私人展馆等,比如四川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另一类文化建筑是偏群众性的、社区服务型的文化类建筑,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文化馆、活动中心等等。

Q:面对文化类建筑项目时,您认为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哪些内容?

李良:文化类建筑在设计中注重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是综合性,现在广大群众对于文化建筑的需求多种多样,如果单单只是实现博物馆或者纪念馆的功能,文化建筑就显得过于单调。文化建筑应该与各种文化活动内容相适应,有比较完善的设施,能够符合不同年龄结构层次和知识层次的人使用。

第二是多用性,即复合建筑,就是说一个建筑不能只满足一种使用功能。文化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在不同的时间能够适应不同活动的使用方式和要求,这就需要建筑在空间和流线组织上都应具备灵活性。

第三点是乡土性,其实就是地域性,无论做什么样的设计,建筑与当地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人文历史环境是紧密相连的。

Q:在中国现阶段,商业建筑与居住建筑似乎对市民所产生的影响更大,请问如何加强文化建筑在城市中的影响力?

李良: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之所以对市民的影响更大,是因为它跟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文化建筑除了在建筑形态、表皮肌理、材料颜色等方面引起关注,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让文化建筑贴近人们的生活,能够适应较多的活动内容,这样才能增加影响力。另一方面,相关部门的引导以及媒体的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Q:文化与建筑的结合在不同国家地区也会呈现迥异的审美情趣,您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李良:我觉得主要是人类历史发展带来的影响,因为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从而造成各地的文化教育,生活习俗,产业结构千差万别,同时人口构成也有很大的差异,这些都造成各地的审美情趣不同。文化建筑的地域性也就显得更加强烈。

Q:通过您的了解和实践,或与其他建筑师的交流,在文化建筑的创作过程中,业主和建筑师的关注点有什么样的差异?

李良:就我个人感受认为,最大的差异应该是保护与发展,居住、商业建筑和文化建筑的形式不一样,但是遇到的问题是相同的。现在大部分的建筑师都是专业出身,多少都有一些文人的倾向,对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建筑理念的实现有一定的追求,创新、传承、发展的观念要多一些。而目前文化建筑大部分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对于项目的开发和建设,要保证项目建成之后形成利润实现,在外形上要求新,很多时候,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着急了就不要”。设计人员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业主最初的时候可能会同意你的想法和理念,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投资额度或者其他人员和想法的影响,会以利益为主,以求新为目标,设计人员也经常在这些问题上应付和徘徊。

Q:具体解释一下您理解的政府类业主追求的利益?

李良:政府类业主也很重视文化建筑后期的经营和使用,希望文化建筑的功能可以更丰富,能够融入市民生活,而不止是在重大的活动中使用。这就要求建筑师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多元性,在功能划分、流线空间组织上都应具有可变性和灵活性。根本上来说,业主和建筑师没有特别大的矛盾,最终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希望建筑能够被更多的人使用,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

Q:很多文化建筑建成后,并没有被很好的利用,甚至是被荒废,您认为主要问题出在后期经营管理还是前期的设计?

李良:我觉得是主要是运营方面的问题。建筑师虽然是专业人员,但在运营方面考虑是不太周全的。所以现在做项目有设计院、策划公司、销售部门,这样各个部门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对建筑师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懂技术,还应该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和方法。

Q: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承载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许多建筑都难以保存,您认为这种缺失应如何由文化建筑来找回?

李良:我认为应该正确认识“保护和发展”这两个词,这两者的矛盾是“相对”的。建筑师和业主在观点上或者是执行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都应该避免认为保护就是“停留”,发展就是“利益”,这都是偏极端的想法。承载城市历史文化的建筑,不仅要对它进行保护,更应该有传承性的发展,将周边的建筑风格,整体的区域规划,都应该是与它产生一定的关联,才能够让它有纪念性和文化的标识性。

Q:您认为中国文化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李良:前些年,大城市里的文化建筑发展较快,而中小城市的文化建筑发展相对较慢。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有关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也纷纷出台。我觉得未来的发展一方面是社区服务型的文化建筑会越来越多,文化建筑的亲民性会越来越强烈,应该让市民更多的走进文化建筑,使其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文化建筑主要依托地方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资源,文化建筑与地域的融合依然是我们的重点。在发展中应避免简单符号的运用,注重内容创意,而不是生产制作;注重文化传承,而不是利益获取。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地域建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