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时评: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

网络配图

新型城镇化风起云涌,但城镇化的路径该如何选择?是引动农民大量进入大中城市,还是就地转移农村人口?值得深入探讨。从现实看,由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有限,大量农村转移人口都进入大中城市成本太高、代价太大。而农村新型社区初步具备城镇的功能:规划、建筑、公共设施、教育条件等都向城镇标准看齐;产业集聚功能逐渐显现,服务业迅速发展。随着农村社区各种服务功能的健全,吸引农民到社区集中居住,可以节省大量土地,还可以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大中城市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同时,建好农村新型社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有利于吸引农村外出高素质劳动力回流,对发展现代农业大有裨益。因此,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现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的选择。

然而,笔者发现,当下,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些地方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功能定位、推进动力等关键问题研究不深,盲目地追求外在形象和短期效果,忽视统筹规划与长远安排,既有“空城”之计,也有“空壳”之戏。一些地方出于对政绩的追求,急功近利地抓典型、搞模式、把新型社区建设演变成为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一些地方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理解为扒旧房盖新房、拆平房建楼房、撤小村并社区,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变成了大拆大建, 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变成了新一轮破坏农村文化的运动,农民因巨量资金投入到新一轮住宅建设而失去发展动力; 一些地方相信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可以被“速成”, 通过行政命令和利益诱导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让社区建设的主体反而成了旁观者;一些地方将建设新农村看成是脱离城乡协调发展的孤立活动,一味地追求快速提高新型农村社区率,不愿在如何提高社区质量上多下工夫, 造就了一批毫无特色的“不农不城”的社区,造就了一大批“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的“三无”居民。农民房子拆除了,土地权益流失了,既丢了安身之所,又平添建房新债,苦不堪言。

笔者认为,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序推进、健康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

要强化统筹规划。从省级甚至是国家层面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方向、途径、目标和重点,出台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不能“走一步看一步”,也不能大干快上“搞运动”,求一步到位和一切标准向城市看齐。同时,对未来人口结构、分布、劳动力数量及素质等变化趋势进行战略研究,为城镇体系规划和产业合理布局提供科学指导,重视农村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风貌的保护传承。

要注重产业支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只是引导农民建房和“上楼”,也不仅仅是把农民就地转化为市民,更重要的是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突出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产业园区,优化基础设施配套,方便社区居民就业创业,逐步实现居住在社区、就业在园区和就地就近城镇化。推进农业集约经营,科学制定农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要推进制度创新。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支农惠农政策体系,在划定新型农村社区基础必建项目和必备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将涉农资金按省打包分配,强化县根据国家目标在整合和使用各类涉农资金上的自主权,并从各级财政预算编制、财政监督等方面确保建设资金落实到位;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制度改革相结合,推进宅基地、房屋确权颁证,开展流转、交易、抵押等方面的探索,允许农村社区住房入市交易。

要完善服务体系。根据农村社区发展规划,按照“服务半径合理、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完善、服务管理方便”的原则,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之具备办公、管理、服务、活动等功能,让公共服务进入农村社区。强化社会保障机制建设,拓宽群众收入渠道,逐步使社区居民有恒产、有恒业,长远生计有保障,让居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完善公共服务监督机制,优化社区综合管理机制,保持新型农村社区和谐稳定。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顶层设计农村社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