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论钱学森建筑科学五大理论

“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钱学森城市学理论

城市学这一术语,最早是由先驱城市思想家、苏格兰生物学家盖迪斯所创。1915年,他的杰出著作《进化中的城市》出版。城市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有机结合,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城市科学主要研究城市发展中宏观的、战略的综合性问题。现阶段则着重研究城市发展规律和道路,研究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重大问题。

钱学森认为:“城市科学研究会要研究全部有关城市的科学。这里学科繁多,城市建筑学、城市道路学、城市通讯学、城市环境美学等等。各方专家可以分头去研究,但应当有个牵头的理论学科,不然怎么汇总?”“这门理论学科是我以前提出的‘城市学’,研究一个大城市、一个小城市以及一个乡镇的整体功能和发展的学问。”

钱学森在其“关于建立城市学的设想”一文中,提出他设想的城市科学体系。他写道:“所有的科学技术都是这样分为三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直接改造世界的,另一个层次是指导这些改造客观世界的技术,再有一个是更基础的理论。在我们这方面就是从城市规划——城市学——数量地理学这样一个城市的科学体系,我们要搞好城市建设规划发展战略,就有必要建立这样一个科学体系。”

钱学森不同意国外现有的一些人的城市学概念,他说:“因为新观点的‘城市学’尚在初创概念,还不十分明确,洋人又有什么wrbannology来干扰,所以写‘城市学’确有许多困难!”

关于建立城市学设想的主要内容,钱学森在一封信中做了如下扼要的说明:城市学应是各门城市科学的理论基础,所以层次要高一些。

城市学首先要讲城市体系,即一个国家的居民集中点、小区的分布和相互关系,因而是个体系。

要树立新概念的城市学,就必须清理思想。对过去城市建设中的自发性、盲目性及主观主义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洞察力来批判。当然我们承认:过去有时代的局限性,想不到关系全社会的城市学概念,但今天还能再糊涂下去吗?

城市学也要分清现代社会中各种功能不同的城市类别,研究每一类别城市的特点。

在城市学的研究上,钱学森有5个强调,强调理论探索的重要性。

1.钱学森十分关注城市学理论的讨论和建设。钱学森在《关于建立城市学的设想》一文中,开宗明义地讲:“我觉得要解决当前复杂的城市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指导思想——理论。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实践是要在理论指导下,理论要联系实际,但必须要有理论。”

用系统工程学的观点来认识城市及其区域”,周院士对城市及其区域作了古今中外大跨度的对比研究,提出了高密度、高度城市化地区的概念以及做好这一规划的紧迫性,他的观点受到钱学森的赞赏,钱学森认为,周院士“这个发言把城市及其区域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颇有新意。”

2.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城市问题。钱学森认为,要把城市看作是变与不变的统一,即,一方面城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在成长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的功能又是比较稳定的。也就是说,在研究城市时,需要建立一种功能稳定与迅速发展相统一的理论。

3.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城市。钱学森强调要把现代城市看作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所谓“开放的”是指系统本身与系统周围的环境有物质的交换、能量的交换和信息的交换;所谓“巨系统”是指系统包含很多子系统。钱学森认购为,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有许多层次,研究城市要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

4.强调要研究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和新问题。钱学森曾建议开展关于“轿车文明”的讨论、关于“立交桥是现代城市一景”的讨论等,这些建议都是针对当前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提出的。

5.强调要重视总结经验。钱学森不仅重视总结国内城市发展中的经验,也重视国外城市发展经验,重视总结对未来城市探索的经验。他说:“现在我们要认真总结那样拔地而起,从无到有地建设一座工业城市的经验,这是城市科学的重要内容。”他认为正是这些经验“反回来可能充实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他指出:“我觉得我们今天研究城市学必须看到今天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为了搞好规划,还不能光看到今天生产力的发展,还要看到现在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会导致什么样的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说看看这些发展到21世纪将会如何。由于通讯技术与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人的聚集会达到什么程度?人聚集在一起是为了信息传递和物质运输的方便,但由于通讯技术与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这些情况是否会有所变化?”

 “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

钱学森是山水城市研究的倡导者,也是山水城市概念的创造者,其“山水城市”的主要精神是: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使人离开自然又返回自然;把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有机结合在一起。

山水城市是钱学森构筑的21世纪中国城市的模式。

多年来,山水城市的概念引起国内外城市规划界、建筑界、园林界广泛的重视和讨论,山水城市的理论内涵和外延不断地扩展,不断地深化,钱学森本人对这一理论也不断地有所补充。

钱学森说:“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我提请我国的城市科学家们和我国的建筑师们考虑。”

钱学森在一次山水城市讨论会上阐述了他的山水城市概念,他说:“我想既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城市,就应该:第一,有中国文化风格;第二,美;第三,科学地组织市民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所谓中国的文化风格就是吸取传统中的优秀建筑经验,例如吴良镛教授主持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就吸取旧‘四合院’的合理部分,又结合楼房建筑,成为‘楼式四合院’的合理部分,又结合楼房建筑,成为‘楼式四合院’,我们可以想象,‘楼式四合院’再布上些‘老北京’的花卉盆。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