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杨昌鸣:丑陋建筑建筑师难逃其咎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昌鸣教授

以“弘扬建筑文化,促进行业发展,杜绝丑陋建筑产生”为宗旨的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五届,五年来活动受到广泛关注,被曝光的丑陋建筑也越来越多。如何评判建筑的丑与美,似乎可以上升到一个哲学层面。因为每个人对于美丑的理解和认知都不相同,因此对于何为丑陋建筑的看法也并不一致。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杨昌鸣教授表示,有的时候美丑如何界定的确很难,但总有一些建筑是得到大家的喜欢、被公认为是美的,也同样有一些建筑被大家公认为丑陋建筑。他建议丑陋建筑评选在现阶段的评审过程中,可以加入必要的深度分析环节,告诉大众什么样的建筑是美的、美在哪里,什么样的建筑是丑的和丑陋的原因。

丑陋建筑基本可以分为几大类

对于丑陋建筑的评选一直很关注的杨昌鸣指出,这个评选活动在五年间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在网上受到了非常多网友的关注。他发现大众对丑陋建筑的认定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直接模拟的建筑,这些建筑都是具象模拟,用建筑模拟具象的器物或其他形象,例如茶壶、酒瓶之类,这样的建筑在每次的评选都占有一定比例。这种直接模拟不但对于公众来说很难接受,对于建筑师而言也是比较排斥的。“建筑和其他门类不同,和具体器物发生关联,势必会偏离事物本来的性质,大家看到它一定会觉得丑陋。”杨昌鸣说。

而抽象模拟则不然,抽象模拟是建筑师灵感的一个重要来源,例如经典的悉尼歌剧院,就是对风帆的抽象模拟。但这种模拟一定要经过建筑艺术的处理和提炼,这是对建筑师水平的考验。抽象模拟如果处理得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我们看到的很多丑陋建筑的模拟,完全没有经过艺术提炼,只是简单地照搬形象,这类建筑理所当然应该被归为丑陋建筑。

还有一类是直接照搬经典建筑。每一届的丑陋建筑评选过程中,我们都能看到模拟天安门、模拟美国国会大厦等的建筑。这种直接照搬抄袭的建筑也属于丑陋建筑。

另外一类则是艺术处理功力比较差的建筑。杨昌鸣说,有些建筑没有遵从基本的形式美法则,让你怎么看怎么别扭,这就是建筑师的设计功力不够,才会出现大众审美都觉得很难看的情况。这一点跟建筑师本身的学识和艺术修养都有很大关系。建筑师的艺术修养不够,拿出来的东西就会有问题。

丑陋建筑,建筑师难逃其咎

对于这些丑陋建筑得以出现的原因,杨昌鸣认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市场竞争的恶果。在领导和甲方有比较大的发言权的前提下,建筑师很多时候都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生产丑陋建筑的行列之中。为了迎合领导、迎合市场,为了中标拿到项目,一些建筑师会曲意逢迎甲方的喜好。与国外建筑师相比,国内建筑师的地位比较低,国外很多项目的业主委托之后不会过多干预建筑师的设计,建筑师的决定权相对大得多。杨昌鸣指出,在建筑史上,有一些经典作品与业主的要求是有较大差距的,但最终都盖起来并且成为经典。这种情况在中国几乎不可能出现,因为很多项目都要受业主的干预,甚至连设计方案都被业主彻底改掉,建筑师自己的想法已经荡然无存。杨昌鸣笑说自己也有这样的“惨痛经历”,曾经有一个项目在建造的过程中被当时甲方的领导改得面目全非,在施工过程中领导自己也发现改动之后惨不忍睹,最后只好再逐一改回来。

其次,有少数建筑师本身就喜欢追求标新立异,喜欢做一些奇奇怪怪的建筑。一旦遇上能够自由发挥的场合,自然就会增加丑陋建筑出现的几率。杨昌鸣提及他在某省参观时发现当地的一个大型公建项目不仅空间浪费巨大,造型上也饱受诟病。问其原因,据称是建筑师为了追求一些所谓的空间的效果而刻意追求变化。忽略功能上的基本要求而去追求奇异的表现效果,责任自然在建筑师自身。

第三,由于近年来建筑院校的快速扩张,建筑教育的质量难免有所下降,致使一些建筑师缺乏严格的专业训练和必要的艺术修养。在“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下,这些建筑师的作品也很难得到业内外人士的认同。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业主对项目设计干预过大、建筑师为了中标而曲意逢迎的市场环境,以及建筑师自身的品味和功力,和都直接或间接地制造了这些丑陋建筑。杨昌鸣直言,之所以会出现很多丑陋建筑,有媒体说建筑师和领导的责任三七开,这有一定道理,因为建筑师并没有决策权,很大程度上需要迎合领导的意愿。但如果建筑师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了中标而去迎合领导的想法,奇奇怪怪的建筑就会少一些。如果建筑师能够提升自己的设计素养和艺术品味,也会减少一些建筑垃圾。所以丑陋建筑的诞生,建筑师很难说没有责任。

杨昌鸣认为,想要杜绝丑陋建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目前阶段在网上呼吁的作用虽然不够明显,但网络监督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等重大项目还是有作用的。至少负责官员会更加谨慎,肆意妄为干预设计的行为也会有所收敛。必须承认,完全杜绝丑陋建筑还需要漫长的过程,这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要真正理解什么叫建筑创新

有人担心,关于奇奇怪怪建筑的讨论是否会演变成以“奇奇怪怪”为名去反对和遏制建筑创新?对此杨昌鸣表示:“关于奇奇怪怪的讨论不但不会影响创新,反过来会有助于我们理解什么叫创新。不是做出奇异的东西就叫创新,而是在合理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筑的感染力和空间的实用性,解决最多的问题,这才叫创新。”例如把原本平淡的方盒子做得不平淡,同时又没有花费额外的代价,用常规的低技术手段做出高技术的建筑出来,这才叫创新。杨昌鸣认为,奇奇怪怪的建筑在多数情况下可以等同于丑陋建筑,因为之所以是“奇奇怪怪”,就是因为他不是用大家习惯的方式在设计建筑,与大众的审美方式严重偏离。

杨昌鸣认为,要帮助全社会认识和理解建筑创新,有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加强建筑评论。目前中国的建筑评论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一些专家因为担心公开发表对建筑的评论会得罪人,所以长久以来中国的建筑评论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杨昌鸣认为建筑评论可以向影视和艺术评论学习,通过正确的引导,逐步培养整个社会对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现在一些大学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了建筑评论课,未来有可能在本科的高年级就开设这样的课程,这对学生的培养很有好处。同时,还应注重在大众媒体上加强建筑评论,只有当大众的建筑审美能力都得到提升之后,才能真正促进中国建筑的创新。

新时代的建筑教育面临新的考验

从长远讲,中国建筑的创新还要取决于人才培养。作为北工大教授的杨昌鸣表示,我国现有的建筑教育体系对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总体来说是不错的,但需要对学生的建筑价值观加以正确的引导。

杨昌鸣谈到,新时代的建筑教学工作也面临新的考验,传统建筑靠建筑师的三维空间想象去做,而现在的设计大量运用的都是电脑辅助设计。新的条件下会出现新的模式,也会引发新的审美习惯,现在的大学教育要注重如何培养学生在新的形势下适应新的要求,建立起一套新的审美体系,这是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比如像CCTV这样的建筑,过若干年之后也许会是很常规的东西,所以很难用常规的思维标准去判断。

建筑设计也需要高级定制

杨昌鸣认为,建筑设计与时装设计有类似之处。时装设计中有为大众服务的普通时装,也有高级定制。在建筑领域也一样,大批量的住宅建筑会有一批建筑师去做,而一些需求比较特别的高端建筑则有另一批建筑师去做。从事高级定制的时装设计师必须要有较高的水准才会拥有自己的客户。建筑师也是如此,只有具有高超的艺术修养和设计功底,才能做出好的设计打动客户,吸引业主买单。那个时候的建筑师就不再是追求数量而是追求质量,因为也许一年做一个精品项目就可以,而现在绝大多数建筑师仍是靠数量来维持生存,因为精雕细刻地做一个项目远不如粗制滥造地做十个项目收益好。杨昌鸣说,一旦建筑设计的高级定制时代来临,丑陋建筑的数量就会逐步减少。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师丑陋建筑杨昌鸣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