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郝琳:聚汇人心,才是设计的王道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ECGB杂志 2014年 夏季专刊导读

郝琳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兼任副教授、INTEGER事务所执行董事;

Oval partnership 都市与建筑事务所董事合伙人、乡村营建社RCDG的创建人

本刊特辑,不若往昔。虽然我们邀请的一众作者也多是建筑行家,通篇却较少谈及所谓的建筑。正如我们读到的,建筑所及的真实社区、社群、社会,以及它们对环境再造的影响,才是这组实践家的思维;当然,这也是本辑的用心。 

人心寄于社区。社区(community)一词,据维基百科所释, 源于拉丁語,愿意是亲密的关系和共同的东西。 究其历史脉络,大致是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生产工具匮乏,人力有限,社会的基础是一个农作的共同生活的世界,资源需要共享,人际需要合作,大家一起向大地讨生活。

然而社会与经济变迁,利益要追求最大化、大资本运作和垄断当道;资源向大城市集中,乡村面临人口外流、老龄化、土地休耕,社区凋零;都市化,也让我们背井离乡,面对陌生的世界;市场和占有被视为王道,消费观念是“用完就扔”;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人际疏离、合作文化湮灭;面对自然,我们竟然愚蠢地认为人定胜天。

就我国城乡建设而言,在过去二十年间的改革开放中,骤然地脱离了在地的印记与风土,共有的记忆消失,城镇变成了毫无差异的风景;人,也渐缺一技之长,制作出来的物品,因为缺乏心艺,而感觉不到人心的温暖与操守。我认为,这是极为困惑而影响深远的问题。乡村普通农人和工匠成为背离土地的农民工的逆向发展, 以及多数都市人无感的生活状态,与其生长的地域和自身的成长无法融合。这样下去,真的是毫无意义和希望。 

不过,对于今天的设计界来说,好像还是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吧。退守的姿态,让设计计划与周遭的人、事和环境隔离,呈现出完全孤立的唯美状况。

是时候将人们重新团结在一起了,一同社区再造,让我们看到人的风景和土地的微笑。

在城市和乡下,社区虽小,却是维系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板块。以前我们的乡村搞大锅饭,破坏小农经济;在城市,学习苏联,要有工业,所以那些年代的城乡社区皆具强烈的集体化功用特征。当前的社区建设,从以前共产主义的集体社区模式,到一窝蜂地看齐欧美的生活样式,都市品质自醒,缺乏在地的包容和开放、缺乏多样性的支持。社区是独特历史与环境成就的生活文化,有独特个性和生长机制,而不同于他地。好比家庭,每个家庭都有其个性、历史和渊源,因此不能用同一个尺度去衡量每一个生活空间。良善的社区营造,不但具有优良的设施,以支持机能品质,更主要的是社区的多样性、创造性、开放包容和具有场所感,包括老弱妇孺每个人的归属。社区是生存、教育、阶层、福利等一揽子基层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参与单位。

乡村的发展,无论是地方材料的延展创新,抑或是农创的推广与引介,实际上是要思考这个社会轻农的畸形发展症结。农人的生活不是讨,不是向人低头,不是妥协,而是实践人土不二的法则,谦虚地向土地弯腰,有尊严地脚踏实地、开明获利。青年返乡、逆向的重农与城乡共生,惟有融合“社会理想”和“产业经济”这两条腿,才能走好乡间小路。对于乡镇社会与产业的结合,更唯有汇聚人心。像台湾桃米社区、坪林蓝鹊茶、日本大分县、北京史家胡同这样的在地社区营造,各中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在公营机制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建立起来可以长久发展的民间孕育机制。开放式的生态社区营造和民艺支持,能让更多的团体和人士参与。政府、企业、村民、设计师、工匠、艺术家、知识份子和民工,通过融资、定位、设计、建造、培训、管理、农耕、展示、推广、市场等环节,共同施以所长。借此,自然保育、乡村经济、社会包容、在地工艺价值、个体信念能够透过彼此共同确立起来。在这样的社群中,创造社会良性运转的机制,不单是儿童妇女和青年可以在这里得到培训和照顾,更是创建永续的新型生态圈,使当地的村民长久收益。

城市的发展,涉及中国都市的永续经济活力的驱动问题。其间,建筑的语素、敏感度以及洗练,固然十分重要;不过,反倒不是都市项目成功的最根本要义。都市的设计,需要赋予空间渗透性、开放性、公共性、多元性。街巷是设计的关键。在突破建制化的都市设计方面,好的设计是以直接面对城市和公众社群的形式做建筑,并将市井生活埋藏在街坊和建筑的空间里,不拘形式,打成一片。城市之道,是承载着小民生活、人文雅致和自然哲学,并将这些升华为街巷的氛围。 

面对变化的城乡,我们提出“面向社区营造的设计学”。 

我们的方法,是探索几个基本的融合-空间策略和环境计划的紧密整合;从个人的体验和生活方式开始,进而带动公众的共鸣和产业的创新;推动更具社会意义的个体发展和社会融合。重整旗鼓的城乡建设,重新激励个体发展,进而转化为社区营造性的社会创新运作方式。那些所谓的小农、小生意人、泥瓦匠、木工、铁匠等职人,都可以在永续发展理念下巩固并拓展知识与技巧,重获对生活样式和生产方式的控制,加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和信心。永续的准则和道德也可以逐步藉由个体创造和市场经济落实,个性和自我满足也成为创新的驱动力。

在城乡的建设中,我们首先应当清晰的是保育的原则。自然和文化资产的保育,是城乡的基本格局和底线,需要有效的政策、立法和强制执行。在这样的保育中,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在地的生活态度、历史、知识、以及对劳动的认识,不是理论书本的问题,而是生活的真经验、真设计。比如在乡村,除了农作,也记载生命。中国的城乡,不需要什么“化”和口号,而是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深入的在地关怀,谦卑地将知识、技术与人力引入社区,核心的作业是共同发掘城乡的良善与真美。 

本刊的作者同仁,在新兴亚洲广阔天地中的运动,皆是从社会建筑家的角度,对抗城乡景观的均质化,去产生能将土地的记忆和特别的营造组织起来的工作。不过,参与工作的重要功能,并不仅是作为建筑物而已,还要看“人”能尽到多大的努力。这是我所谓看重“后沿”的方法 - 背离虚无的前沿,而用“向后看”的方法,尊重文化、历史、气候风土,感受到人的温度,看到更为自然状态的人,更为自然真实的社会。

相信与本期的作者一样,这些年,我们强调共创、共生、共享、共惠、共荣的永续模式,进而引发对生态、生动、生计、生产、生活、生命的深度思考。我想,对于生活在人群中,并从人群中汲取养分的设计师来说,现在踏足在社区营造的路上,迫切的是要看清楚这样一个事实 - 生活在新世代的我们,是多么地倚赖自然和周边的社群。我也是希望籍此,确立我们再次出发的起点。

社区自醒、善用空间、资源共享、社会创新、幸福生活、永续发展。本刊可以透视的聚焦,就是那些鼓励众人拾柴,并将人们团结在一起的社会设计。而这样的设计,我视之为王道。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设计人心城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