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隈研吾:借建筑建立新型社会关系

隈研吾访谈

设计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

小时候的建筑学启蒙

Q:您为何会选择成为建筑师呢?

隈研吾:小时候,别人家的房子很多都是用新型建材搭建的,只有我家是木结构的平房,又旧又暗,土墙都要塌了,我带着自卑的情绪开始思考“家”到底是什么。也正因为如此,在父亲的带领下,我们一家都爱好修缮房子。在家庭会议上,每个人都会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愿望。为了贯彻自己的主张,就算是小孩也要收集数据进行论证,这是我的建筑学启蒙。

真正下定决心要做建筑设计师,则是1964年小学四年级时,首次踏进丹下健三先生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阳光沿着美丽的房顶曲面从天而降的样子,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share house用非常便宜、能够自由拆装组合的建筑用板作为材料

结实建筑针对“地点”而设计

Q:您讲到灾难往往会对建筑界带来革命性的影响。2011年发生在日本的3·11大地震,对您个人的建筑理念有什么影响?

隈研吾:当时我正在台湾出差,得知消息后立即给东京事务所打电话,打到一半就断线,之后就联系不上,回国时已经是两天之后。后来我们去灾区考察,那里也有我设计的建筑,但绝大多数所谓的现代建筑都被摧毁,反而是悬挂在山崖上的三佛寺得以幸存。由此我想,真正的结实是什么?用钢筋混凝土造出的房子并不意味着结实,真正的结实在于对“地点”的解读,了解建筑地点有什么样的自然条件,才能造出真正结实的建筑来,比如中国的窑洞。

另一方面,震后我想建造的是能够令人联想到“死亡”的建筑。看着20世纪由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华丽建筑,就会忘记死亡;忘记死亡就会失去对自然的敬畏。这样,人们就会在危险的海边建造钢筋混凝土建筑,对核电厂的增加无动于衷。

“中国竹屋”开启了建筑新路

Q:这次展览展出的许多建筑,有非常浓郁的中国风。策展人朱锷说您有从鲁班锁等中国传统中受到了启发,是这样吗?

隈研吾:日本与中国的文化有许多渊源之处,很难区分是不是直接影响了我。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中国开启了我的建筑新路。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是我做的第一个以竹子为主体材料的建筑,当时在日本国内对竹子做主体材料存在疑问,做了这个项目之后,竹子作为现代的建筑材料才逐渐得到认可。我想,无论中国也好、日本也好,建筑中存在的“东方”理念会适用于整个世界的,它会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设计关键词。我一直觉得我的任务就是将亚洲的设计在超越亚洲的环境中实现。

隈研吾1954年出生于日本横滨,1979东京大学建筑系硕士毕业。在日本设计和户田公司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他于1985~1986年游学美国。1987年返日成立空间设计工作室,1990年设立隈研吾及其合伙人事务所。

隈研吾早期建筑设计深受现代主义影响,之后转向崇尚自然的东方传统,建筑作品散发日式和风与东方禅意,在业界被称为“负建筑”、“隈研吾流”;又以自然景观的融合为特色,运用木材、泥砖、竹子、石板、纸或玻璃等天然建材,结合水、光线与空气,创造外表看似柔弱,却更耐震、且让人感觉到传统建筑的温馨与美的“弱建筑”。知名作品有龟老山展望台、水/玻璃、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1995)、长城下的公社·竹屋等。建筑专著有《十宅论》、《负建筑》等。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设计隈研吾sharehouse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