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魏伟:以当代方式向传统致敬

魏伟

【魏伟】

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副总建筑师土建设计一院院长

厦门市2011、2012年度十佳建筑师

【设计师简介】

他的作品十分关注建筑对城市和人居环境的影响,将个人对时代、社会、经济、技术的整体把握和品质追求融入项目设计。

他擅长以宽阔的视野来解读场地,挖掘场地特质作为设计的起点;在他的建筑设计中,多以顺应自然地形、塑造美学秩序、融入地域人文特质为主旨,重视人的使用体验和环境氛围对人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代表作品】

公建类:

福州大学新校区第三学科群

宁德学院体育馆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工程实验楼

翔安企业总部会馆启动示范区

厦门鹭岛客运码头

居住类:

万科“金域华府”

厦门国建“优山美地”项目

漳州特房“锦绣一方”项目

象屿南平“江南第一城”

厦门特房“五缘尊墅・尊府”

安徽滁州“阳光・地中海”

【语录】

“中国有着极其丰富的传统设计资源,过去几十年围绕建筑的各个制造领域也已渐渐成熟;这些能给设计师灵感的资源,正期待着具有设计眼光的人去挖掘、整合到建筑设计中。”

“在我看来,建筑,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而不是一种职业,更不是一种手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建筑观。”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工程实验楼群】

该项目作为校园的一部分,受到整体规划与功能要求的限定。建筑师透过功能背后的思考,上溯到传统哲学中“道器之间、虚实相生”的辩证关系,通过设计单体与院落、构架与街道形成的对比、界定和过渡等关系,使人在移动中产生丰富的空间体验。

【武夷云谷小区】

项目位于武夷新区南林核心区。针对武夷山市的城市特质,设计中着重处理大型社区与自然山水、武夷地缘文脉与现代化社区、新城建设标杆性与生态住区、武夷自然气候与大型社区热岛效应这四个核心关系,提出“云横谷幽,山水共城”的总体设计概念。

【翔安企业总部会馆启动示范区】

该项目与城市新兴产业园区和传统村落为邻,建筑在现有的城市肌理上添加人性的尺度空间,使建筑群成为园区与村落的连接体。

走进魏伟的办公室,面积不大,但雅致沉静。茶案上,一个青灰色瓷盘,承托着四只仿宋建窑兔毫盏,沏入茶水,建盏底部的釉面立刻显现出光亮的神采。也许是受祖辈的熏陶,他对古旧的器物总是“从心底里喜爱”,这其中他最欣赏的是宋代瓷器。

魏伟也如宋瓷一般:沉稳、低调,安静中绽放光芒。他的建筑,总有一种对时间和空间的双重考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已渐渐沉淀为他的创作基底。然而,他的建筑却也并非简单地复制传统符号,而是用一种宋代工匠般的极致追求对当代空间进行演绎,在时间和空间的交错中寻求建筑艺术的永恒坐标。

传统文化刻印空间序列感

魏伟出生在山脉绵延的闽北,少年的生活让他对中国传统空间有更深刻的体验,让他在设计中常常对建筑的递进关系、空间的尺度关系、室内外空间的延续关系、建筑及空间受光线照射的变化关系等非常关注。他设计的许多项目依山而建,重视地形引导。他强调尊重土地价值,常把设计的土地比喻为“一块玉料”,一定要精雕细琢才对得起它。

魏伟儿时居住在大宅院,是一座清代的“大夫第”,“空间十分丰富,有三进的厅,还有很多的天井、院落、花园和书房”,环境的潜移默化培养了他敏锐的空间感知能力。“空间感”是魏伟在设计中考虑的首要因素,他认为“空间的变化和光线的利用是建筑的趣味所在”。魏伟表示,最好的建筑应该将人和房子、自然连在一起,无论是走在花园中,走在亭子里,都是建筑空间。“当活动空间不再拘泥于一个个的盒子中,人们就可以走出来感受到温暖阳光,体会不同的空间变化。”

童年常跟随爷爷练习书法,使魏伟养成了对“安静”环境的偏爱,“安静,容易激发思考”。现在业余喜好古陶瓷研究,他说尤其喜爱宋朝瓷器,“温润、雅致、造型沉稳而大气,千百年来审美都不过时,这是大美”。采访结束后,他特地拿出收藏的一只宋代湖田窑茶盏给记者看,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巴掌大小、淡青色、胎釉极薄、几条细细的立筋,造型超凡脱俗,“有上千年历史了,多美!永远不会过时”。

魏伟大学就读于苏州,对学校生活记忆深刻的一个片段是在网师园测绘的日子。十多天的时间,泡在网师园中,看阳光在庭院中的移转,听雨打芭蕉的音律,在回廊中静观秋水伊人――建筑设计师应感知美才能创造美。他认为生活体验对设计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建筑师应该要有“情怀”,应该要“热爱生活”。在苏州园林建筑的“安静、隐居、淡泊”中汲取养分,逐渐形成了他的建筑思想。他的许多建筑都舍弃当代的浮躁风格,而显得沉稳、安静却不失特色。

特定肌理、宜人尺度、历史追溯

当代情怀定格建筑时空坐标

谈及自己的设计作品,魏伟笑着说,“很难有自己非常满意的作品。但由于每个设计都是用心设计,所以并没有特别遗憾的设计。”相信这不仅仅是建筑师,更是包括诗人、画家、音乐家等一切创作者最期望到达的境界。

他的设计空间尺度亲切宜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能感受到城市的生机,社区的活力。例如在厦门理工学院教学楼的设计中,他坚持连廊的空间要宽敞、通透,光线满满的连廊为学生的课余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其尺度也符合大学生的行为需求。另外,在表皮材料的选择上,魏伟没有选择集美学村传统的红砖材料。他认为“表皮肌理”应该体现建筑的性格,考虑到理工类院校的沉稳特性,以及学院环境的宁静大气格调,他选择了低调的灰色墙砖,使学院的整体格调显得舒朗大方。

魏伟的建筑语汇自由而活泼,能够灵活运用传统元素与现代手法、常见的材料,可以把本土特点与异域风情自然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是“务实”,不但具备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而且包涵着对“城市更新”的理解。他认为随着时代的推进,人的行为模式和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建筑师应适应这种改变,寻求自我突破与不断坚持。在此过程中,无论是传统文化的注入、现代手法和材料的运用,亦或是空间和光线的利用、山水的融合,都呈现得恰到好处。可以说,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建筑语汇,实现了在时间、空间双重维度上的自由交织。

作为建筑师,魏伟擅长对土地的解读,将有利因素最大化,尽量化解不利因素,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如优山美地住宅小区,其地处马峰山南麓,场地高差极大。他没有去削切山体,而是依山就势,巧妙地将建筑布局于不同的层面,使建筑随山势北高南低逐级展开。从外部看,山是建筑的载体,建筑是山的生长;从内部看每家每户的视野都实现了景观最大化。在小气候的营造中,对风向的引导则化解了潮湿季节对山地住宅的不利影响。

魏伟的作品大多不是单纯、孤立的建筑体,它们以富有生命力的建筑群落存在,生机勃勃地散发着对“城市更新”的理解。比如翔安企业总部会馆启动示范区,项目地处新城主干道――翔安大道附近,周边聚集了工业园区。魏伟考虑到主干道附近建筑应该展现城市界面的美好形象,同时,应该为千篇一律、毫无生机的工业园区注入人文、情感元素,所以采取了院埕、坡顶、红砖的新闽南设计风格,使得原本呈灰色调的工业园区充满了生气。

【建筑师看厦门】

“厦门非常适合做设计之城,但不急需建设地标”

厦门的气候温暖、城市尺度宜人、人文环境休闲,且与台湾隔海相望,另外,福建民间有很多的传统工艺美术基础以及高校的艺术教育,因此很适合做“设计之都”;设计、创意产业在这块相对自由的土地上应该会有生长空间的。政府所要做的是引导、培育,多给予空间,使设计创意产业逐步生长壮大,以致辐射到国内其他区域。厦门的小资、是不经意地在民间逐步形成的,厦门民间一直不缺乏创造力,像网上热评的“曾厝最美渔村、鼓浪屿的民宿旅馆”,开始都是自发形成的,体现了民众对艺术的需求和创造力。

一座城市有一个精神地标当然是好事,譬如大家熟知的悉尼歌剧院,她就是悉尼的符号;又如同弗兰克・盖里在西班牙毕尔巴鄂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场馆本身就是集精神价值和观赏价值于一身的艺术品。地标建筑能提升一座城市的文化品质和精神价值。

而目前的厦门,还缺乏这样的精神地标。但我认为厦门要打造国际化、开放性的世界名城,千万不要为地标而建地标,地标应该自然而然出现,千万不要着急,无中生有或也将成为厦门的一个遗憾。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师当代建筑设计空间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