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段进宇:团队协作为品牌建设打下基础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 段进宇

“品质设计至精至诚”北京建院约翰马丁品牌手册首发仪式暨“设计机构品牌建设与推广”建筑师茶座在北京举行。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段进宇先生在会上发表了自己对品牌建设与推广上的观点,以下是现场发言。

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参加北京建院约翰马丁品牌建设与推广的建筑师茶座。我是规划专业毕业,在这个建筑会议上,也是希望同各位建筑界的大咖们一起交流,了解建筑专业上最新的一些动态。

这个话题让我有一段回忆,在三年前,我们清华同衡规划院也组织过中层以上的干部对于品牌建设和推广进行讨论,会议之后,我也思考了一些问题,我觉得品牌建设和推广是一个比较深远的话题,我现在对这个话题的积累还很不足,下面我只能简单的聊一些自己在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可能系统性不强,只是希望这些观点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一:我想谈谈与约翰马丁建筑事务所在合作上的感受。北京建院约翰马丁公司是隶属于北京院的一个子品牌,公司的专业性与北京院也有很好的承继关系;我觉得这个子品牌具有两个特点,跟团队的领导有很大的关系。

第一个特点是以客户视角换位思考,这个特点给我的印象非常非常深,约翰马丁公司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做得非常好。

还有一个特点是做工作周详、灵敏、平衡和协调,做什么事情都提前充分的考虑,对于方方面面的变化有很高的敏感度,最后还能用平衡协调的方式来有序地推进。如果以未来的品牌建设发展方向来看,我觉得跟设计单位有很大关系,首先我们要有项目,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有团队,有了团队建设的基础,最后才能够讨论到品牌的问题。如果品牌离开了团队和项目就没有太大的意义,这基本上是一个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过程,从短周期的事情到中长周期的过程,客观来说,大多数团队可能没有办法完全走完这个全过程,中途会发生一些变化,如果真能把整个过程走完的团队应该算是幸运儿,这些生存下来的幸运儿才是有资格去谈品牌的人,他们在业界都属于精英阶层,所以我觉得品牌建设应该顺其自然,不能强求。

我平时比较喜欢研究历史,也简单了解了我们中国团队品牌的历史,得到了一个不成熟的结论,我发现中国的团队品牌历史是从属于大的政治周期,未来能否有大的变化和突破,正如毛主席所说的“打破历史周期律” ,到现在我们还不能完全确定。唯一一个例外就是个人品牌,它们在中国历史上能够突破政治周期的因素,这些个人品牌似乎都带有类似宗教的东西,而并不一定做了多么大的事情。能够让个人品牌有所突破,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做这件事情都符合某种道德述求。

前面嘉宾也有谈到以后建筑界会倾向于个人品牌,而我看来,我们现在谈到的品牌建设只是针对团队而言的,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未来还需要大家一起去探讨。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作品段进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