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整合与创新——机场建筑设计

刘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十二建筑工作室主创建筑师

刘德:

我来自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十二工作室,我们团队成立至今只有十年时间。我们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沈阳桃仙机场,是和CBG合作,后期陆续设计了十几个机场。沈阳桃仙机场开始阶段计划规模是7000多平米,最后做到1万多平米。沈阳机场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吸取了大同机场屋顶特色。回想起来,当时做得极其不专业,实际上把航站楼放在民用建筑设计思维上,是从建筑文化和地域特色来考虑。我认为国外机场更为注重功能性、实效性和经济性。紧接着,我们中标了鄂尔多斯机场,规划阶段是3万平米,竣工是10万平米,扩大了三倍。这个机场是个形象工程,采用了蒙古大帐、草原雄鹰的概念。我们对机场的设计概念出发点放在建筑造型和与工艺流程的结合。随后,我们参与了烟台潮水机场等项目,陆续投了十几个标。近期的好消息是中标了厦门机场,延续了厦门T4机场闽南屋顶特色。在中标后,我们也面对许多困难。方案规划团队去了20多人,工作很辛苦。虽然是大院,但要想中标机场项目,也很不易。 

李佳音,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主创建筑师

李佳音:

刚才各位谈到的机场设计问题,其实是现在建筑大环境造成的,其他建筑类型也是同样,包括政府和甲方拍板,关于形象和流量是否合适,建筑师的主导力较小。相对于大型机场,我们做的支线机场较多,投标也比较多。在做机场设计时,我发现规范不是特别完备,绿色机场和防火规范都有欠缺,而防火规范征求意见稿一直没下来。规范的不健全造成我们报批过程中的麻烦。做设计的其实更为关注绿色机场规范、防火规范和设备设施规范,有了健全的规范,可以给甲方提建设性意见。 

王锋刚,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民航院机场规划室主任

王锋刚:

我谈谈对于机场现状的体会。机场主要服务于三个方面:飞机、人和车。航站楼刚好是几大关系的衔接点。我们在设计和投标中发现不少问题。大家都关注航站楼的流程,包括步行距离和换乘时间,涉及的问题很复杂。现在的趋势是把综合交通提到很高的高度,公路交通和车辆方面,航站楼扩建也是个趋势,大型机场都将若干航站楼连接起来,以保证交通的合理衔接。现状不太理想,首都机场航站楼的联系也需要我们进一步解决。我认为国内民航业发展状态很好。这几年有许多突破,无论是体量还是流量,达到了较高水平,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梁栋辉,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机场城市航站楼主创设计师

梁栋辉:

我参与了北京新机场轨道交通线的管理,目前站点从牡丹园改成了草桥站。这和普通大型机场航站楼不太一样,主要考虑的是多种交通、特别是和轨道交通的关系,比如客流预测、车流量预测,这些因素随着时间推移变化较大。我发现每次设计周期很紧,航站楼设计尚且存在许多问题,政府部门就要求提交阶段成果,所有问题只能移交下一阶段处理。这造成了隐患,下阶段可能彻底颠覆前期设计。可能其他民用建筑也有同样问题。我以前做过一个航空小镇项目,随着低空飞行的放开,航空小镇等小型机场会成为趋势。国外这种项目很多,但国内航空小镇做得很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设计机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