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 中国院+AREP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坐落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距京杭大运河约800米,总建筑面积9.9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6.2万平方米,地下3.77万平方米),是一座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与邻近的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并称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

大运河与通州城,在北京的建城和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从2018年初的国际方案征集到2023年底竣工投用,五年多来,设计团队深入研究大运河与北京城的历史文化渊源、北京城市副中心空间格局与通州地域特点、现代公共文化建筑发展趋势等重大课题,力求营造“运河进大厅,桅杆拉巨蓬,河边小街巷,京味文化兴”的自然与人文辉映的公共文化场所,将历史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融古引今,在千年运河之畔扬起民族文化之帆。

“舟楫千里,汇聚成城”,景观水系在博物馆共享大厅和展陈大楼之间穿流而过,形成一条长约270米、宽约20米的休闲水街,它既是永不落幕的室外展场,又可在闭馆后成为向城市开放的公共空间。

水街之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打造的3艘巨型铜船陈列其中,船闸、门楼、雨篷、招幌、灯杆、货箱……精心布置的空间尺度与水景小品,在巨帆天棚掩映之下,将老北京韵味与运河文化融为一体,颇具场景感和代入感,将观众和市民迅速带入漕运码头的文化情境之中。

水街两侧,共享大厅和展陈大楼相互映衬,动静交替,步移景异,光影流转,随观者而动,仿佛两位历经风雨的古人依河畔相望,静观千年后的参观者游历其间。人们既可在水街徜徉,又可驻足于亲水平台,还可在水街两侧的运河书屋、文创商店、咖啡厅等特色空间小憩,体验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现代生活。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设计顺应了博物馆功能的复合化发展趋势,共享大厅和展陈大楼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实现了自然的动静分区,既能保证传统博物馆功能所要求的安全、安静,又能满足当代博物馆多元化服务的需求。

一馆分南北,北侧的共享大厅犹如巨船,坚实厚重,谦逊质朴,具备礼仪活动、文化体验、公共服务、社会教育、影片放映等灵活开放功能;南侧的展陈大楼形似巨帆,高高扬起,造型舒展,以展览陈列、文物收藏、科研办公等功能为主。水街上方,一条晶莹剔透的空中连廊将两座建筑连接起来,在展陈大楼关闭时,共享大厅还可独立对外开放,空间更加灵活自由,便于管理运营。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中国院AREParep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