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从社会住宅到超高层:建筑师萨夫迪的理想主义与现实妥协

下午茶时间,建筑师摩西·萨夫迪俯瞰着其代表作,反思着地标、理想主义和重新定义天际线。

 

没有什么建筑比新加坡滨海湾金沙更能塑造城市形象。正如埃菲尔铁塔和哈利法塔定义了巴黎和迪拜的天际线一样,这座高耸入云的度假胜地,顶部有一个水平的“空中公园”和世界上最著名的无边泳池,成为了新加坡的标志。

 

这个酒店赌场项目相当成功,但以色列裔加拿大建筑师摩西·萨夫迪却说,“我是一名游泳运动员,我永远去那游泳,拍照的人太多了。”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艺术科学博物馆 

Credit: Courtesy Safdie Architects

 

在旅行限制不再紧张后,萨夫迪恢复了频繁往来新加坡,他喜欢待在丽思卡尔顿酒店。他表示,“我母亲是英国人,所以我很喜欢烤饼和茶。”

 

他回忆,在2005年前后,应新加坡政府委托时的情形:“我当时的想法没有甲方那么多。他们并不要求一定要做地标,但也对标志性做了讨论。当我们提交方案时,我认为‘有些建筑具有令人难忘的魔力,并与一个地方产生了联结’。我提到悉尼歌剧院这个当代经典建筑的案例。但是,让它生成的原因,其实是一个谜。”

 

设计妙处在于设计引人注目但又简洁的元素。在三座摩天大楼上建造一个300米的悬臂式屋顶露台,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如果用最抽象的画法,滨海湾金沙只需用四种基本笔画来描绘。在新加坡手势语中,这个地标可以通过举起三个手指,并将另一个手指放在上面来表示。建筑形象出现在明信片和新闻广播背景中,在几英里外都能看到。萨夫迪也自豪地将其展示在美国麻省的办公室里。

 

对于项目的成功,萨夫迪表示“这种作品,不能完全依照计划或设计:它就是发生了。但我对此很高兴,之后我们接到的项目任务都不一样了。”

新加坡宝石樟宜机场 

Credit: Courtesy Safdie Architects

 

萨夫迪事务所的设计需求相当旺盛。自2010年滨海湾金沙开业以来,他已经完成了近20个重要项目,包括“水晶桥美国艺术博物馆”(Crystal Bridges Museum of American Art) 和斯里兰卡科伦坡Altair住宅楼。2019年,他还为新加坡创造了另一个地标:星耀樟宜。这是一个以自然为主题的娱乐和零售综合体,凭借其世界最高的室内瀑布,每天都会吸引大批Instagram用户来到樟宜机场。

 

萨夫迪表示,看到项目投入使用,是建筑师最大的乐趣之一。每当他在新加坡时,都会去星耀樟宜参观。他曾担心植物的状态,但看到蓬勃生长后,长出了一口气。松了一口气。”

 

不过,萨夫迪来新加坡,并不是为了沉湎于过去的辉煌。他去了两个新项目现场:位于岛西部的一座花园式办公大楼和乌节路的两座住宅楼。后者以多座天桥为特色,这是萨夫迪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激进的观点

 

84岁的萨夫迪没有放缓事业的脚步。他最近去了巴西圣保罗,带有玻璃屋顶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教育和研究中心(Albert Einstei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最近投用。另外,厄瓜多尔首都基多,树木覆盖的Qorner Tower将在年底建成。新冠疫情对建筑师的旅行计划有所影响,但他利用这段时间写了一本回忆录《如果墙能说话:我的建筑人生》。他说,现在到了“记录事情的时候了。”

 

萨夫迪回忆了60年的职业生涯中,许多都致力于朴实的追求——博物馆、纪念馆和社会住房,重新构想了人们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的生活方式。

 

在滨海湾金沙之前,他最著名、也是第一个完成的项目:Habitat 67。这是一座60年代的激进住宅开发项目,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圣劳伦斯河(Saint Lawrence River)河畔,是数百个相同的预制混凝土单元。萨夫迪曾梦想在世界各地掀起大规模“栖息地”浪潮,试图在纽约、多伦多和德黑兰等地重复这一壮举,但遭到挫败。如此规模的项目,土地、资金和政治意愿等条件缺一不可。

Habitat 67,为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设计

Credit: Courtesy Safdie Architects

 

这个实验项目巩固、定义了萨夫迪今后的设计思想:公寓住户应该享有户外空间、多方位的视野,并与自然和邻居互动。

 

萨夫迪1938年出生于以色列海法(当时英属巴勒斯坦的一部分)。他认为,自己的建筑观念来源于童年经历。他先是住宅海法卡梅尔山包豪斯街区的公寓楼中。再后来,搬到山上的新家后,回家要穿过一座桥,著名的巴哈伊空中花园“几乎成了我家后院”。他的作品特色包括天桥和高架城市花园,其灵感不言而喻。

 

“一个年轻人的激进设计会收到这么多批评,真是怪事。但我的职业生涯就是这样。”

 

15岁时,萨夫迪随父母移民加拿大。长期以来,早期的想法塑造了萨夫迪的观念,并左右其命运。在向路易·康(Louis Kahn)展示了大学作品后,他在费城路易康建筑师事务所当起了实习生。不久,他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其规模是大多数年轻毕业生无法想象的。

 

1967年,蒙特利尔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当时20多岁的萨夫迪还从未完成过一座建筑。但策展人(同时是他的论文顾问)、建筑师Sandy van Ginkel还是要求他制定总体规划。萨夫迪还提出了村庄规模的开发项目,大约有1200套预制住宅,高度介于20至30层。他精心设计了每个预制模块,最大限度地利用花园空间,提供日照,改善居民的视野。

Safdie和女儿Taal在Habitat 67建成前一年 

Credit: Courtesy Safdie Architects

 

政治和资金缩小了设计规模:Habitat 67最终只有154套公寓,由354个模块组成,在三个“集群”中,共有12层楼高。项目依然成为了重要的声明。战后世界重新思考如何适应快速城市化的人口问题,萨夫迪的重复模块化系统为住房提供了大胆的新模式。20世纪最重要的三位建筑师,贝聿铭、保罗·马文·鲁道夫、菲利普·约翰逊,在项目开幕前一起参观了该项目。约翰逊告诉萨夫迪,他“超越”了意大利古典建筑师乔瓦尼·巴蒂斯塔·皮拉内西,他才意识到,项目具有改变设计规则的意义。

 

Habitat 67并没有受到广泛欢迎。萨夫迪在波士顿的办公室中,展示了《纽约客》的一幅漫画,带有温和的调侃意味:描绘了一个挥舞着铁锹的孩子将沙子堆成该项目类似的形状。新闻记者和建筑师同行的批评则更加尖锐。

 

一人一花园

 

以萨夫迪突破性的成功或近年来的超尺度项目,来定义其职业生涯,会忽略其间的许多其他因素。

以色列耶路撒冷犹太大屠杀历史博物馆 

Credit: Courtesy Safdie Architects

 

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耶路撒冷开设了一家办公室,自此彻底改变了这座城市的结构。除了希伯来协和学院和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等重要项目,他还监督了被摧毁的犹太定居区全面重建,并在其西北约15英里处修建莫迪恩新城。他甚至一度考虑竞选耶路撒冷市长。

 

他在北美也有广泛的建筑实践:从冥想(哈佛商学院非关宗教宗派教堂)到猛犸象(多伦多皮尔逊机场1号航站楼)。作为以色列、美国和加拿大公民,他最有名的作品当属渥太华国家美术馆。这座盛大的玻璃宫殿收藏着加拿大最珍贵的艺术品。

 

尽管早先遭遇挫折,但萨夫迪在中国找到了“栖息地”的土壤。2017年,他在秦皇岛完成了一系列16层的“迷你街区”的一期项目。这些街区由花园桥连接。回到新加坡,萨夫迪的像素化Sky Habitat(晴宇)中,他将熟悉的堆叠形式伸展到地面上方,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相对较小的地块上的建筑空间。

 

两个项目中,乃至萨夫迪整个职业生涯中,自60年代提出的设计理念都经过了调整,以适应场地和甲方的现实要求。不过萨夫迪坚持认为,他的住宅设计手法是一以贯之的。

秦皇岛海碧台一期

Credit: Safdie Architects/Tim Franco

 

他说:“从一开始,我就相信,公寓会被重新设计成独栋住宅。每套公寓都有花园,具备生活质量,街道和社区元素,并赋有文化内涵。我的信念没有改变。即使有改变,也是变得更加完善。我没吹嘘。你可以说我不够有活力,但我的设计前后有一致性。”

 

理想主义与妥协

 

他有一些高调方案未能建成。最具争议的是哥伦布中心(Columbus Center):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哥伦布圆环上的两座塔楼。1987年华尔街崩盘事件,以及亨利·基辛格和杰奎琳·奥纳西斯等人的强烈批评,导致项目搁浅。

 

但萨夫迪的遗产不会仅以建成或未建成的项目来衡量。他倡导的一度激进的想法现在已经成为主流。首先,现在年轻的建筑师普遍认同他对植物生活的执着、“一人一花园”等原则。城市花园和“活墙”也几乎成为大规模开发项目的必需品。

水晶桥美国艺术博物馆 

Credit: Courtesy Safdie Architects

 

然而,植物并不总是茁壮成长。萨夫迪区分了“重要的植物生命”和“令人遗憾的灌木”。所谓的亲生物建筑可能风靡一时,但如果规划或维护不足,会毁掉建筑,留下垂死的树木和虫害。萨夫迪对这一趋势表示欢迎,但也做出了警示的姿态。

 

他说:“绿色建筑理念如同战斗口号,每个人都予以支持。”然而,让口号发挥作用是另一回事。“有一种现象让人怀疑:很多建筑师的设计都是相当传统的,但效果图中,一切都是绿色的,每个阳台上都是树木。细看,你会发现没有土壤,没有深度——这只是虚幻。”

 

自他的大学毕业论文完成以来,就就一直支持预制,而这种施工形态也正在复兴。例如,距离滨海湾金沙仅两英里的两座630英尺高的住宅摩天楼,其模块正是由马来西亚一家工厂预制的。

 

“长期以来,人们完全放弃了预制。但现在存在熟练劳动力短缺。不是在中国和印度,而是在东南亚、新加坡和西方其他区域。任何节省劳动力的东西都是可以争取的。”

1964年,Habitat 67的工作讨论中(右三为萨夫迪)

Credit: Courtesy Safdie Architects

 

自从萨夫迪形成了他的建筑理念以来,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他从未想过,过去50年里,城市人口会变得这么密集。“项目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优先级改变,技术改变”。

 

但萨夫迪自己呢?他的观点改变了吗?“我女儿指责我,不像过去那样理想。我不同意她的观点。”

 

萨夫迪意识到,对于他年轻时的崇高原则,他通常合作的赌场或企业甲方可能不会认同。作为建筑师,有时意味着服务于“与自己价值观相左的商业实体”。

 

“拿滨海湾金沙酒店的两难处境来说,一方面,这是建造一座能促进‘博彩’的建筑。但现实是‘赌博’,你会看到穷困的人用有限的手段浪费他们的钱,这几乎是不道德的。”

 

“但是,对我来说,赌场只占项目2%或3%的面积。项目展示了城市的公共领域。这么想,困扰我的问题才迎刃而解”。

 

“这是妥协。最终作品的基本价值和理想主义并没有减少。不做妥协,我不知道怎么能成为一名建筑师。”

 

来源:https://edition.cnn.com/style/article/moshe-safdie-architect-singapore/index.html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萨夫迪摩西萨夫迪新加坡滨海湾金沙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