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
来源:网友yi12321投稿 2017-06-29
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西洋美术展览设施,该馆在日本东京上野公园里,始建于1959年,建筑面积1万多平米。馆内收藏展示已故松芳幸次郎的作品集和大量的中世末期至20世纪的西洋美术作品约2200余件。
2016年位于东京上野公园地区的国立西洋美术馆等7个国家的17个设施作为“勒·柯布西耶建筑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顾问机构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日本国内第16个世界文化遗产,也是首次与他国共同入选。
20世纪50年代,法日两国政府共同聘请著名建筑家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1887—1965)担任设计,而他的日本学生前川国男(1905-1986)、坂仓准三(1904-1969)、吉阪隆正(1917-1980)三人负责具体的实施。1959年5月国立西洋美术馆(こくりつせいようびじゅつかん The National Museum of Western Art)正式建成,2007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家重要文化财产(建筑物)”。
这是柯布在日本设计的唯一的建筑。美术馆是一个三层的方体建筑,各边排列7 根现浇混凝土圆柱,立面非常朴素,清水混凝土和小石头构成的灰色立面,相当的纯净。底层架空,模数柱网,墙柱分离等等柯布的建筑理论一目了然,广场的铺地和建筑立面的长方形分割,相映成趣。
平面设计采用首层退让,并且做出通高大厅,营造了非常好的空间序列,让整个观战过程富有视觉冲击力。首层外围是主入口,并且利用底层架空做出门前前导空间,方便人群集散和活动。在二层修建了屋顶花园。花园的景观经过精心的设计,树木掩映,给观展者带来心灵上的放松。中间是一个大展厅,外圈是环形的服务区,包括问询、售票、卫生间、休息等功能。地下室特设展厅,首层和二层是常设展厅。
一层的中央为天窗采光的通高大厅,勒• 柯布西耶把它命名为“19世纪大厅”,现在成为了罗丹雕塑的展示空间。在大厅中,一层到二层通过坡道连接,游览者可以一边欣赏雕塑,一边步行。
柯布对于坡道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在他的建筑中总是看到坡道的身影。同样的通高大厅,同样的坡道穿插,营造出富有韵律的空间美感。
坡道链接了通告的雕塑展厅,夹层平台,二层展厅,并且随着坡道的升高视线同时和展厅、露台、雕塑相交错。柯布利用休息处空间和雕塑展厅设计了大条形长窗,让室内外的景象交相呼应。
层数: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楼顶层一层
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勒• 柯布西耶
监理:扳仓准三,前川国男,吉阪隆正
竣工时间:1959年3月
建筑面积:1587㎡
总面积:4399㎡
展厅面积:1533㎡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