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勤俭:建筑产业化绝不能做成一场“运动”
来源:网友羊毛投稿 2014-03-12
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项目案例:天津万科东丽湖
畅言网:目前,国内新型工业化住宅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研究发展取得了哪些进步?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还存在哪些差距?
蒋勤俭:我们发展很快,机遇也很好,国内工业化住宅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研究发展这些年进步很快,构件的生产质量、施工水平、设计水平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通过和万科合作开展试点工程的研究和实践,研发的高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可以说是中国特色,在北京这种地震高烈度区应用存在很大挑战和风险,经过七八年的努力,万科、预制院、榆构、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都非常团结,我们取得了许多科技成果和工程应用经验,目前已经开始规模化推广应用,效果非常好。所以我认为我们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水平,在某些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畅言网: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产业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国内在这个领域的发展现状如何?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有哪些?
蒋勤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建筑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这个领域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应用我们是领先的。中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应用从研究、工程应用方面我们才刚刚开始,与日本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今后根据市场的需求会逐步完善其应用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是连接构造技术,预制构件如何装配成具有设计要求的结构,就像医生缝合伤口,如何把构件“缝合”好达到和现浇一样的性能是关键。我们在装配技术的连接性能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和欧美、日本同行交流合作,引进消化吸收了一些国外先进技术,比如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和夹心保温墙板节能技术,均已实现国产化和规模化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性。
畅言网:建筑工业化推进过程中,推进这项事业向前发展的主体是谁?
蒋勤俭:推进建筑产业化的主体我认为是开发建设单位,比如万科一直坚持推进住宅产业化,它有市场资源优势,缺少的是设计单位、生产单位、施工单位等,它可以站在产业链高端来整合合资源。首先,住宅产业化市场非常明确,做多大规模可以确定。其次,在整合和统筹方面基于一个领导的地位,能够设计、生产、施工单位整合一起。但是建筑工业化的推进主体应该是施工总承包单位,建筑工业化主要是围绕主体结构的工业化,盖一个房子如何能多用机械少用人工,如何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如何减低成本,如何缩短工期,这些都是总承包单位关心和负责的事。建筑工业化相比建筑产业的概念范畴比较小,但它是建筑产业化的难点和关键所在。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