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山水天城"绿色建筑工程项目
来源:网友戚风投稿 2014-01-14
(五)、室内环境质量
(日照、采光、通风、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室温控制、可调节外遮阳、通风换气装置等情况)
小区建筑空间功能布局理,利于日照、天然采光和夏季自然通风。通过相关模拟分析,建筑的日照、采光、通风状况均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合理,屋面、地面、外墙和外窗的内表面在室内温、湿度设计条件下无结露现象;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要求;该建筑采用分体式空调,其新风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设计要求;主要功能空间室内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的要求。
(六)、运营管理
(节约资料保护环境的物化管理系统、智能化系统应用、建筑设备、系统的高效运营、维护、保养、物业认证、垃圾分类回收等情况)
住宅项目的水、电、燃气、均设计了独立分户、分类计量的设备,可以做到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采暖使用分散式地板辐射采暖。本项目应用了电子监控系统及信息网络子系统。水、电气管线设置在电梯间管井处,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俱乐部项目采用电子监控系统及信息网络子系统;水暖管道、电气管线都设置在电梯间管井处,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建筑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自动监控系统技术合理,系统高效运营。其中:空调自动控制包括系统的运行管理、冷热源及空调设备的启停机、负荷调节机工况转换、设备自动保护、故障诊断等。空调、新风机组及通风机应能就地启停机集中启停。冷冻机组机热水机组采用群控,设备自带与BA系统兼容的协议接口。BA系统对下列项目进行监测:1、冷热源冷水和热水的供回水温度2、冷水机组、热水机组、冷却塔及其循环水泵的运行状况3、空调器、新风机组的运行状况4、空调水系统的总流量5、重点区域的温湿度。
二、山水天城项目的创新点和推广价值
(一)、项目创新点
1、本项目设有中水处理站,设计日处理量为500m3/d,利用场区各个建筑内综合生活污水作为中水地源,处理后的中水主要应用于公共卫生间内蹲便器(小便器)冲洗、室外景观水池和场区绿化喷灌等。
2、本住宅部分采暖系统设计为低温热水地板辐射系统。充分利用延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作为热源。这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效益显著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且这种工艺运行稳定可靠,维护方便,是理想的绿色环保产品。
3、俱乐部项目采用了高性能的地源热泵系统。充分利用地表浅层土壤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从而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这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效益显著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且这种工艺运行稳定可靠,维护方便,是理想的绿色环保产品。
(二)、项目推广价值
本项目在设计阶段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的要求,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及运营管理等6个方面来进行和完善方案。该项目虽然成本有一定的增加,但均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特别是在节能方面采用了地源热泵作为热源的中央空调系统,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提高了住宅的室内热舒适度,其回报也将会比较可观,且设计和建设难度较小、容易实施。该项目的设计过程为同类建筑设计提供了参考模式和设计依据,寻求增量成本和未来回报的平衡,设计合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在住宅类建筑的开发建设中值得推广。
三、山水天城综合效益分析
在建筑业节能减排以及绿色建筑大力发展的趋势下,上海绿地集团延安置业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号召,在"山水天城1.1期"的设计初期便考虑采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的要求进行该项目的设计,设计节能标准达到65%以上。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手段,如合理配置景观绿化、利用人工水体进行夏季住区环境降温、透水地面、采用雨水回收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投资小、收益大、具有较大可行性且便于实施,不仅具有经济效益,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同类住宅建筑提供设计指导和依据,达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节能减排的目的,因此综合效益明显。"山水天城1.1期"工程项目是延安市首个绿色建筑,必将起到典型的示范作用,对推动延安市绿色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四、发展我市绿色建筑
积极引导建设单位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加强对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监管,今后将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一)组织引导品牌企业和小区建设争创高星级绿色建筑
积极组织绿地延安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山水天城1.2期"开展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工作,继续创建绿色建筑。引导组织延安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朗润居小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创建高星级绿色建筑(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二)全市普及推广一星级绿色建筑
进一步在全市普及推广一星级绿色建筑,以绿色建筑为引领,全面使延安市建筑节能与墙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创新绿色建筑的建设发展
延安窑洞建筑是原生态的节能建筑,也可以讲是绿色建筑的雏形。窑洞建筑冬暖夏凉的典型高能效、低能耗特征,以及传统优美的"拱形"元素符号,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我们应充分结合当地地形地貌,把现代建筑技术手段与陕北传统窑洞有机结合,为延安绿色居住建设发展创造新思路,新亮点。
(四)积极开展建筑节能领域理论和实践试点。
积极开展建筑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试点,依托高校和专业设计单位的技术支撑,大胆进行建筑节能理论研究和实践试点。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