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国际声音
国内声音
江亿:一些商业建筑能耗迅速赶超欧美标准
|
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十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公开呼吁,今后应严格控制商业建筑尤其是超豪华、超高层地标性建筑的开发建设规模。如果不对目前商业建筑的能耗进行适度控制,未来伴随城镇化的推进,中国的能源使用"将会出现大问题"。 |
庄惟敏:我国的绿色建筑不能与高科技画等号
|
其实高科技的绿色建筑并不是外国的专利,而国外也不乏采用传统的、乡土的、适宜的技术来做绿色建筑。如果我们的建筑设计可以采用比如浅进深、大面宽等办法,在节地的前提下,尽量做到自然采光通风,那么,为什么我们还非要通过高科技方式比如阳光板、光导管什么的去做自然采光通风? |
秦佑国:对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一些看法
|
秦佑国认为目前在中国发展绿色建筑,重要的并不在于设计和建造一些高技术水准、高标准的建筑,用以宣传和示范,而是实实在在要解决最广大一般住宅和普通建筑的问题。节约土地是国家一再强调的政策,但是节约土地不仅仅是建筑物占地少,建筑密度大和人口密度大的问题,还需要从Foot Print和土地生态价值方面来思考。 |
覃力:绿色建筑需要有真实的节能统计数据
|
覃力教授表示,就整体而言,绿色建筑的成本投入往往会比非绿色的要大,但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也不一定非要完全追求那种高投入的绿色建筑。其实很多建筑可以通过不增加过多的造价来实现绿色节能的目的,我们可以不采用或者少采用那些昂贵的新设备、特殊材料或者复杂技术,采用一些比较传统的、简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同样可以做到建筑的绿色节能。 |
叶青:打造国人认为最能宜居的绿色建筑
|
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创会会员叶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绿色建筑它并不能简单的认为增加成本投入,它应该是一个资源高效利用、活化的建筑,而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应该是用现代科技手段演绎传统意义上国人认为最能宜居的环境。 |
国内案例
国外案例
中外绿色建筑欣赏
国内绿色建筑
|
国外绿色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