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引领区!哪些建筑值得一看?
来源:畅言网 2021-07-1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15日发布,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支持浦东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一流的经济示范区拥有与之匹配的一流建筑。浦东新区有哪些建成和在建的地标建筑,一起抢鲜看吧!
张江双子塔“科学之门”| Gensler
浦东新区新闻办说,张江科学城地标性建筑——“科学之门”项目东塔,近日正式动工。作为张江科学城的首个超高层项目,“科学之门”由两栋320米超高层组成,占地面积约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区。此前,西塔项目已经开工。
建成后的“科学之门”将兼具办公、酒店、商业等混合业态,成为开放、多元、充满活力和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区和重要的地标建筑,也将是张江面向世界、欢迎全球创业者来张江共建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象征和标志。
“科学之门”位于张江城市副中心区域,所在区域毗邻川杨河畔,当前,“科学之门”及周边项目正集中“显露真容”。
上海冰雪之星 | Mercurio Design Lab
2021年2月,上海临港的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项目“冰雪之星Wintastar”率先开工,掀起了新片区牛年建设的新热潮,其是Mercurio Design Lab设计的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滑雪胜地,一个集体育,娱乐,休闲和旅行于一体的滑雪胜地,计划于2022年对外开放。
上海“冰雪之星Wintastar”的面积将达到227,000平方米,其中滑雪坡本身将覆盖90,000平方米。这项新开发项目是由屡获殊荣的意大利新加坡建筑师Mercurio Design Lab的Massimo Mercurio设计,建筑灵感来自欧洲滑雪胜地,冰山——阿尔卑斯山的魅力。
冰雪之星室内滑雪场以阿尔卑斯山为主题,有三类不同梯度的滑雪道,还有超过25个雪地游乐场项目以及雪地游戏和滑雪体验。在热带风情中,还将有一个北欧主题的水上乐园,分为两层,占地28,000平方米。围绕北欧海盗主题设计的室内和室外滑梯,海滩俱乐部和无边泳池。参观水上乐园的游客还将能够从泳衣的温暖和舒适中看到中心滑雪场上的所有活动。
上海大歌剧院 | Snohetta
Snøhetta 在国际竞赛中获胜并继而被委托设计中国上海大歌剧院项目。Snøhetta 在上海大歌剧院项目融合了建筑、室内、景观和品牌平面设计,并将与总部位于上海的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ECADI)共同负责承担此项目。
全新的上海大歌剧院坐落于世博后滩,紧邻黄浦江岸。后滩区域将会呈现出生态和低碳的特色,这强调了大歌剧院成为公共开放场所的使命。周围景观的辐射布局和大歌剧院总体几何造型形成和谐,确保和强化了从大歌剧院框景市区以及从市区远眺大歌剧院的核心景观视角。
作为艺术家和公众的艺术殿堂,全新的上海大歌剧院蕴含了动态的理念。正如歌剧演员表演时的身体舞动,抑或一面扇子的动态展开,均为大歌剧院的外表面和内部空间注入灵感,从门厅大堂延申至三个观众厅。如扇子般展开的屋面形成了可上人的表面以及屋面之下的空间,同时,屋面的几何展开自然的形成螺旋楼梯,连接了地面与天空,并创造出面向上海核心城区和黄浦江岸的绝佳观景点。大歌剧院建筑设计的动态意向同样渗透于其视觉品牌设计,包含了具备高识别度的展开扇子图案的标识,饱含东方地域特色,精美而简洁。
上海浦东足球场 | HPP
“上海浦东足球场” 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日前在浦东规土局网站正式公示,项目力争在今年一季度开工,观众座位数约3.5万。这座上港未来的新主场,将成为继虹口足球场、金山足球场之后,在上海的又一座专业足球场。浦东足球场预计于2021年下半年竣工。
项目位于张家浜楔形绿地Y001301单元内。位于张江、金桥功能区之间,紧邻滨江、碧云、张江、东方世纪和联洋—花木五大国际化社区,区位条件优越,总用地面积约10公顷。
浦东足球场的造型概念源自中国的传统瓷器,以细腻匀净的白色金属材料作为建筑表皮,呈现出白瓷的清透圆润,球场如同一只精致的器皿,盛满一场场精彩的球赛。
浦东美术馆 | 让·努维尔
黄浦江滨的上海陆家嘴,毗邻东方明珠的一处“白色领地”——浦东美术馆于7月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设计这一美术馆的知名建筑师让·努维尔称,诗意的维度在浦东美术馆的表达中尤为重要。
走在上海陆家嘴环形天桥上,在鳞次栉比的高楼间,一栋白色建筑格外醒目,建筑上“MAP”的缩写也引发人不少猜测。这栋自2020年来不断引发公众关注的建筑,便是浦东美术馆,对于“MAP”(Museum of Art Pudong)的释意,浦东美术馆方面解释道:“‘MAP’有地图的意思,代表着浦东美术馆在参与描绘世界艺术版图的雄心壮志。同时,‘MAP’谐音‘美普’,引出我们的口号‘美普西东,艺径方至’”。
浦东美术馆内部空间(浦东美术馆供图)美术馆室内光设计采用自然光与人工光相结合的方式。人工光源的布置以现代艺术杰出代表的马列维奇经典几何线条为灵感主题,同时满足照明和几何阵列美感的体现。让·努维尔还大量采用了他标志性的“框景”手法。在建筑外立面的开窗设计上,选点精到而准确。观众不仅得以在建筑内部,借由不多的开窗从不同视角看见室外景致,在某些角度还常能获得“窥视”建筑内部空间人与景的乐趣。
上海博物馆东馆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博物馆东馆位于浦东花木行政文化中心,西临杨高南路、北至世纪大道、东面是丁香路,与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隔街相望。近期已正式开工建设,于2020年竣工。
上海博物馆东馆占地面积4.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是上海博物馆的2倍多,建筑高度近45米,拥有地上建筑6层,地下2层,整体呈矩形体块,造型简洁挺拔,覆盖立面的大理石表皮蜿蜒包裹宛如大海波涛起伏,既暗合上海这座城市“海陆交汇”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上海“勇立潮头”的排头兵精神。
上海博物馆东馆建筑地上部分一共六层,下面四层是展览区域,展厅面积占总面积的40%左右。上面两层用于办公、研究、对外交流、图书阅览等,其中五层设有封闭式库房。地下部分有两层,一层是设备用房、报告厅、多媒体厅、观众餐厅等,二层是停车场。在开放空间内,除了基本陈列外还有公共服务功能,比如文创展示、学术报告厅、150座的多媒体影院,还有各种不同的咖啡厅、图书馆、教室等。
上海天文馆 | Ennead建筑事务所
上海天文馆由Ennead建筑事务所设计合伙人Thomas J. Wong设计,致力于营造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可以与各种天文现象直接互动,并通过对比例、形态以及光线的细致处理,提升人们对于太阳和地球轨道运动这一基本关系的认知。作为上海科技馆分馆,全新的上海天文馆占地42万平方英尺(约3.9万平方米),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天文学主题博物馆。
作为2014年国际方案征集优胜方,Ennead建筑事务所提出了一个宏大的设计理念,即摒弃直线或直角,真实地反映宇宙的几何形态和天体运动的动态能量。Thomas从物理学经典的“三体问题”中汲取灵感,在设计上着眼于太阳系内天体之间由引力所产生的错综复杂的运动轨迹,并将这一理念在天文馆弯曲的外观、狭长的带状建筑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建筑外围大量采用弧线设计,引入螺旋形绿化带,以象征天体运行的曲线之美:中庭中心、入口天窗,以及天象厅的行星状球体随处可见这种美感。整座天文馆及其三大建筑主体——圆洞天窗、倒转穹顶和天象厅球体,共同诠释着天体(太阳、月亮和星星)运行的基本规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