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旧金山规划改造
来源:网友Hevcdx投稿 2014-09-28
旧金山鸟瞰
旧金山地处三面环水的半岛,地域面积有119平方公里,地形属丘陵状山地,有大小山蛮43座。旧金山就建在这些高低起伏的山峦之上。 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规划建设城市,通常的作法是先将一些小山土丘炸平,填坑补缺,把土地平整后再做规划、搞建设。旧金山却不走这条路。他们的规划设计师和城市管理者们认为,旧金山首先是个山城,做规划、搞建设,要保持旧金山多山的地形地貌本色才能显现出与别的城市完全不同的特征。
如果乘飞机俯瞰旧金山的“高空容貌”,会在脑海里留下一个更美好印象。碧绿的海湾从三面包围着一个金色的半岛,就像一张碧绿色的乒乓球桌上,摆放着一块集成电路板。街道纵横有序、市貌整齐光洁。此时的旧金山,好像不是一座层峦叠嶂的山城,倒是一座流光溢彩的海滨城市。
登上旧金山的制高点双子峰去,山城的本色一下子清楚地展示在眼前。从那开阔的海湾沿线向市区扫视,那一起一伏的高地上,一环扣一环、紧凑稠密而又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还有那诺布山上的高楼大厦群,以及电报山上造型奇特的科伊特塔等,完全勾画出了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依山傍坡城建规划的独特格局。
如果把镜头拉近仔细看,那些依山傍坡建筑的层次更加分明:山坡下面是矮小的建筑,越往上建筑越高大。这样,上层建筑的宏伟大观不会被遮掩,下层建筑的采光也不会受影响。最喜欢高、又喜欢阔的要算教堂。旧金山的古老教堂都安排建在高高的山坡上,让它巍峨耸立、背山面海、独占风光。 这就是旧金山,一个完全不同于美国其它城市“体形”的旧金山。
旧金山地形高低起伏,街道却是直来直往,纵横有序,经纬分明。
走进旧金山市区,发现这里的所有街道全然不是依山傍岭拐弯盘旋的羊肠小道,而是按方向直线修筑的阳光大道。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街大都是垂直相交,路面却任其上下起伏,延绵十多公里。因此,全城的街道就成了直线贯通、纵横有序、经纬分明的棋盘格局。在这大棋盘的格局下,通向每个商业区、学院区、文化区、休闲区和居民区的支线街道和小巷,就根据不同的朝向、风向、采光率和背光率来设计,宽能行车,密密麻麻通至每栋建筑。每条街道、每栋建筑都具有人性化和吸引力。旧金山北滩地区规划有意大利、中国和日本等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群,组成相对集中的社区。远离市中心的西海岸,规划成高档住宅区。在一片片树林绿荫的遮蔽下,一幢幢山间别墅,朝向浩渺无际的太平洋。这居住环境强烈吸引着酷爱享受生活的美国人。
旧金山的街道不仅起伏多坡度大,时而上、时而下令驾车者不断换档。旧金山的主街也不宽,大多数是早年按通行马车的定制修筑的,路宽局限于9至12米之间。这种又窄又陡市区街道成了旧金山又一特色。在旧金山市区里开车,格外小心、高度集中注意力,成了每位驾车者情绪紧张的原由,这也是对每位驾车者的一个严峻考验。
为解决市区车辆通行拥堵的矛盾,旧金山交通警察部门采取了开辟单行线、限制车速、设置交通控制灯和放置“STOP”警示牌以及加强警力等多种措施,取得了实际效果。据我观察,旧金山市区交通最容易发生拥堵的时侯,往往是重大集会和名家演出散场的时刻。平时并没有听说多少拥堵的传闻,更没有对车辆限时通行或分单双号通行的怪象。
被称为“九曲花街”的伦巴底街就是旧金山街道规划格局必然会产生的一大奇观。这条街是连接上下两条主街的最短、最便捷的通道,街长仅有300多米,但坡度陡达40度以上。为了遵重市民出行的习惯,又要确保交通安全,市政当局在这里设计修筑了一条8个Z字弯的车道,大大降低了道路的坡度。每个拐弯处还特意设置了花坛,种上了绣球花、玫瑰花等四季花卉,使这条街看上去是个大花园。还把汽车时速限制在5公里之内,只许下行不许上坡。旁边还修建了一条直线上下的步行道,方便徒步游客。这条新街一经使用,就受到市民的喜欢和称赞。人们驱车到此,如置身于姹紫嫣红的花海之中,驾驶者的心情在紧张中有了几分赏心悦目的快感。人们将这条街冠以“世界上最弯曲的街道”之美称,很快成为旧金山一处最热门的旅游景点,在全球叫响。许多外地游客慕名到此,还特地租车自己驾驶,专门来体验“九曲花街”高度刺激的趣味生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