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梁克刚:建筑评论者需要建立知识分子立场

建筑师、艺术家、知名策展人、美术馆馆长……梁克刚以多重身份活跃在建筑界、艺术界和媒体圈,而跨界身份、深厚的知识积淀和丰富的阅历也让他总能够对一个问题、一个事件进行多角度解读。这些解读有时候像他的行为艺术《房奴》一样直观而讽刺,有时候则像他的建筑批评一样冷静到与众不同。

2012年,梁克刚在他的微博中批评了一位中国普利兹克获奖者的作品,这条微博为他“赢得”了一片骂声。在这片骂声中几乎找不到理论探讨的言辞,而是充斥着粗暴的人身攻击、道德批判和动机质疑。两年后,当被问及“建筑评论者需要具备什么素质”,梁克刚几乎毫不犹豫地说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有知识分子立场”。

梁克刚:艺术家、建筑师、美术馆长、策展人

国内建筑业发展于改革开放之后

建筑畅言网:跟国外相比,您认为目前国内建筑评论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梁克刚:总体上讲,国内的建筑评论比国外要偏弱。可能是因为相对专业的评论人比较少。

国外的建筑评论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所以比国内更成熟、体系更完善、分工更清晰。中国的建筑评论是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开展起来的。

建筑畅言网:为什么说国内建筑业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得到发展?

梁克刚:改革开放之前的建筑业处在社会主义系统下,因为计划经济下所有的设计都是为生产服务的,所以那时候的建筑设计模式是比较功能化的简单模式,项目少,也很少有个性化的设计。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最近十几年,人们生活富裕了,一些大的政府项目、商业项目等才逐渐有了生存的土壤。这时候也陆续有一些国外的大建筑师到中国来做项目,国内的建筑师也开始接到一些有意思的、可以发挥的项目。

总的来说,中国建筑业真正的成长时间还很短,我认为不超过20年。2000年以后,国家级的大项目开始寻求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参与,现在的大剧院等项目都是那时候开始出现的;商业方面,随着一些房地产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国外建筑师被邀请进来参与项目开发,带动了国内建筑业的发展。当代建筑业开始发展之后,也有了后来的建筑评论的出现和发展。

建筑畅言网:您认为建筑评论对建筑业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梁克刚:建筑评论的作用是对建筑业进行监督,比如建筑设计的问题、城市建设的问题等进行观察和评论。这种评论如果是客观、公正的,带有一定的批判意识的,独立的能够发出声音的,对建筑业和社会来说就是一个好现象。

但是现在国内的建筑评论要做到这种程度还比较困难。 

媒体需要发挥更大作用

建筑畅言网:为什么困难?

梁克刚:首先,现在国内的许多大型项目都是政府决策、领导人决策,这些项目即使做得不好也很少有人愿意去正面批评,而且由于中国媒体的官方属性,真正的批评声音也不容易发出来。

但是在国外就不一样。美国的城市要建一个大项目,首先需要听证,要经过议会讨论,要征得老百姓的同意。他们的老百姓能够参与到市政建设决策中。而老百姓又会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建筑评论家的声音就会影响到建筑项目的运行。这种良性的结构是由美国的社会制度结构决定的。中国目前还做不到。

另外一个原因是,现在中国的建筑评论还局限在专业评论的领域。很多立场客观、尖锐的观点没有机会传播出去。大量的建筑评论都限于专业的圈子内部传播,几个专业网站,几本专业杂志等等。老百姓平时是很难接触到这些专业传媒和有专业质量的评价,他们只会用民俗化的方式去简单粗暴的表达对建筑的看法,比如“大裤衩”这样的直观形容词。就是因为没有专业的声音去引导,告诉他们这个建筑好在哪,坏在哪。建筑评论的影响力不足,监督的作用也就弱了。而美国《纽约时报》这样的国家级大报上会专设建筑评论的版块,会有专门的专栏作者,有专门的评论家给他们撰稿。这样建筑评论者的声音就可以更大范围地传播出去。但国内的公共传媒几乎没有专门的建筑评论栏目设置,据我所知只有南方报业集团有。

建筑畅言网:您的意思是,要更好的引导公众的建筑意识,还需要媒体去更多的发挥作用?

梁克刚:这是必然的。现在的情况是,建筑界跟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隔绝的。

建筑畅言网:像建筑畅言网这样的专业媒体应该怎么做?

梁克刚:我认为现在的专业媒体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更加公共化。尽管行业网站建立的初衷是面向行业人士,但是如果想让它产生更多的价值和作用,更好的去影响行业,就要去放大它的影响力。因为专业性太强,受众面过窄,老百姓会接触不到。

例如,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微博这样的自媒体去创造话题,把专业活动变成公共事件去引起公众的关注,去扩大影响力;也可以跟大的门户网站合作,利用门户网站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来推广你们的活动和平台。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评论梁克刚知识分子立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