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芦文昆:BIM价值挖掘--整合与贯通

畅言网:您通过跟业主或者甲方的沟通,近几年他们对BIM这块的使用或者是接触程度有没有很明显的变化呢?

芦文昆:甲方对于BIM的认识有几个层级,有些甲方认为,复杂性建筑(如扎哈哈迪德,密斯这类大师设计的)必须要用BIM模式去实施,否则代价很大。BIM是建设复杂性建筑的唯一解决方案。

还有些甲方的企业战略是有规划的,如一些比较大型的公司(如万科,万达)做标准化的事情,他们认为BIM能够给他们带来价值的,企业内部拥有各种各样的标准化体系,如构造做法、采购标准、设计标准等等,每一项工作都有标准化的手册,利用BIM模式去实现标准化的提升,是有效的切合企业发展战略。

还有一种甲方要达到的是BIM中的建筑体验创新,BIM模型的背后是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一个展现,生命周期是一种数据的共享传递,再加上销售体验的创新,把数据和体验能够结合到一起,节省成本的同时将虚拟建造的营销价值最大化,如把BIM展示模型放到网上,结合多媒体互动技术,那么像潘石屹提出的网络销售房子的一个想法更加接地气,这个是技术需求创新,但目前的BIM技术对计算机的性能要求非常高,如何去将庞大的模型,合理转化应用是重点。这个技术肯定是能实现的,因为我们知道现在BIM技术成长的速度是惊人的。

畅言网:近几年BIM和绿色建筑都很热门,目前国内的建筑作品当中有没有非常好的既是绿色建筑又是用BIM来做的项目呢?

芦文昆:绿色建筑是基于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提出来的。我们努力把BIM技术与建筑能量分析有效结合(把含有建筑信息的BIM模型导入建筑能量分析软件中,自动识别、转换并分析模型中的大量建筑数据信息,方便快捷的得到建筑能量分析结果),进行建筑节能集成化设计应用,满足绿色建筑的技术设计需求。但是绿色建筑在实施的过程中,能耗评判跟BIM相似,前期投入非常大,最后是否真正达到了一个绿色建筑的标准大概需要建筑建成投入使用并运行四至五年后才能进行实际评估,因此国内建筑基于BIM来做的绿色建筑非常好的不好说,但就是目前来看,绿色建筑还是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同时国家对于数字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的愿景,都是把绿建写入国家标准里面,但是评价体系和实际的体系还是实践阶段,BIM与绿色建筑设计结合在一起是肯定的。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