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金秋野:建筑评论是一种个人化的写作

每个人都有对建筑作品评头论足的权利,但并非每个人的判断都能对身边的物质环境发生影响。

建筑评论是什么?“它很难被归类。”建筑评论人需要什么素质?“要求非常不一样。”

对青年建筑评论家金秋野来说,建筑评论是一件难以言喻的事儿。它也许很模糊,宽泛到无法定义;它还可能很个人化,选择建筑评论需要发自内心的乐趣,身体力行的实践,敏锐的观察和清楚的表达的能力。

但最重要的是,建筑评论不仅要对大众进行普及性发言,更是要直捣“观念金字塔”的核心,与有责任心的建造者进行直接对话。

金秋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建筑评论是一种写作行为

建筑畅言网:关于建筑评论,现在虽然有人在写、在发表这方面的文章,但是这个领域似乎没有得到太多人的关注。作为建筑评论界的专家,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金秋野:其实还是有一些人关注的。今年5月末清华开了一个研讨会,叫做“建筑评论的工具与方法”。另外,也有其他杂志做过建筑评论方面的专题或专刊。 

建筑畅言网:建筑评论目前在国内的现状如何?

金秋野:我的总体感觉是这些年在越来越好。因为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多了。目前建筑评论不是一个职业,也不是一个领域,它只是一件事儿。而且做这件事的人也没有把自己做的这件事进行明确的定义。

我个人认为建筑评论是一个宽泛的行为,它是关于建筑、建筑美学、建筑思想,关于建筑的职业行为、职业习惯,甚至具体到操作方法、设计手段、工具等等的一种讨论。同时它还可能与历史相关、与理论相关,建筑领域也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出来,这些都需要人们去关注、去发现意义和联系。这种关注如果系统化、理论化了,也就可以称为是一种新的写作,用现在的定义就是建筑评论。但是我始终认为它其实是一种无法被归类的建筑写作。 

建筑畅言网:建筑评论实际上已经是一种行为了?

金秋野:对,你别看它表面上是一个跟思想理论、文字相关的东西,但首先它是一件事儿。做事情跟空想不一样。它就像垒砖头一样,要考虑每个砖头应该怎么垒,最后怎么把一栋房子完整地搭建起来。只不过建筑评论用的“砖头”是语言文字。

金秋野作品《论王澍,兼论当代文人建筑师现象、传统建筑语言的现代转化及其他问题》

曾获第三届CAMA建筑评论奖入围奖

国内的评论比西方更多样化

建筑畅言网:您认为从事建筑评论工作的人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金秋野:我认为它对人的素质要求非常不一样。

比如,有的人非常敏感,他的理论可能并不太强。但是他能够很好的把握时代的风向,能够从现实里面找到问题,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不管是对市场、思想、还是设计潮流都很敏锐。我觉得这可能是最主要的一个素质。因为有些事情不能脱离时代和现实来发言。

第二类是一部分理论家们,他们可能理论思维非常强。但是理论往往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发言,那么现在要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发言,角色和叙述方式就要相应的变化。但理论的取向也可以生出评论来,也是一个方向。

还有一些人是就事论事,很实际。就建筑设计中的一系列的专业问题,用文字、概念等来做出概括。就像是给建筑和建造过程做了个文字的副本,并稍加总结。这也是非常有益的建筑写作,尤其是对于专业的读者。

所以,建筑评论者需要的素质并不是单一的,他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然后乐意做这件事儿。当然,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要会写,因为毕竟是跟语言文字打交道。 

建筑畅言网:您将建筑评论定义为一种写作,那么您怎么评价目前国内的建筑评论文章的写作水平?

金秋野:总的来说比十年之前的状况要好得多,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

 要知道,之前国内并没有专门从事建筑评论工作的人,这个东西是从西方学来的。但是对某一个领域进行某种意义上的批评,自古以来中国都有。事实上中国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载中有非常多的关于“论”和“评”的内容。放在文学里是文论,放在诗里是诗论,放在画里是画论。这些从上古时期,从先秦两汉就有了。最繁盛的时期是六朝,宋元之后也有很多。所以说,评和论的传统中国一直有,只不过以前的“六艺”之中并没有把它单独列入,而现在我们把它当成一件专门的事来做了。

如今,建筑评论从传统里去吸取语言和思想方法,相当于一种美德和情操的再造,一种感觉和表述自然诗意的能力的继承,这样一条路可以走得很宽广,有人在这么做。另外,系统地跟随西方,一板一眼地去模仿西方的做法,也有人在做。所以总体上讲,我觉得我们国家的评论其实比它的借鉴对象更多样化。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评论金秋野文化写作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