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正文
最佳建筑奖空缺是严重的提醒
发布时间: 2010-12-27   来源:abbs投稿 

居住建筑特别奖如何产出了“双黄蛋”?最佳建筑奖4个作品入围,为何最终空缺?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为何不是呼声最高的建筑师?年轻的无止桥团队,如何从其他两位兼具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入围者中脱颖而出?以上诸多疑问,颁奖典礼当日上午召开的终评评委闭门会给出答案。

“公民意识”是各个奖项权衡的核心

12月19日上午,旁听了这场只有终评评委列席的闭门会议。为评出各个奖项的获奖者,终评评委们进行了长达5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其中居住建筑特别奖和最佳建筑奖的讨论耗时近半。获奖者如何甄选?评委们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建筑作品造型更重要,还是实用更重要?恢弘与朴实之间,评委们如何做出选择?在青年建筑师奖的评选中,评委会专家给出了答案:“建筑不是造型艺术,内部空间很重要,功能空间实用性非常关键。青年建筑师奖并不是要评选青年艺术家,如果建筑本身存在功能使用缺陷,造型再美观也不值得提倡。”经过几轮讨论,最终,傅筱获得评委全票通过。

居住建筑特别奖如何产出了“双黄蛋”?(图片来源:百度)

在居住建筑特别奖的获奖者权衡上,评委认为建筑赋予居住者的意义、传达的社会价值观最为关键。“中国的农民工以亿为单位,人类历史上没有过。天津中新生态城公寓的整体设计赋予农民工以尊严,它的获奖将具备积极意义。”夏铸九说。而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坊改造项目在进行老城改造时,仍然保持了当地风土人情,且注重提高居民居住舒适度,这一改造方式和价值观也获得评委认同,并被认为对中国当下大面积的旧城改造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评委会认为,上述两个项目各有侧重,但都和大奖的最终理念吻合,最终评委会决定上述两项目获奖。

最佳建筑奖的评选颇为艰难。在场评委认为,4个入围作品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未能全面体现最佳建筑奖这一最核心奖项的价值观,且存在与公民建筑主题相悖之处。有的建筑个性鲜明但未能充分考虑使用者,有的建筑形式偏于保守建筑师创意体现不足,有的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存在缺憾,有的建筑与低碳环保相背离增加了后期使用成本。“最佳建筑奖既要体现公民建筑的理念,最大程度彰显公众利益,还要在建筑的设计理念、完成度、使用感受等多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准。”大奖终评委员会主任王骏阳如是说。

与公民相关的商业建筑不应“靠边站”

在首届及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的入围、获奖名单中,所有入围、获奖者作品都体现出强烈的公民性特征。但19日下午召开的评委及提名人闭门会中,在座人士为商业建筑的缺失及未来如何参与大奖展开争论。“走向公民建筑”是否意味着商业建筑要“靠边站”?如何让与居民日常起居相关的商业建筑,也能进入公众视野并参与到奖项评选中?

“公民建筑不是公益建筑,更不是慈善建筑,它也一定不是代表偏远地区的小建筑。它与商业建筑一定不是对立、违背的,商业开发的居住建筑是当下中国最多的东西,我们十分希望商业建筑能够参与到奖项评选中来。”大奖提名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饶小军说。

公民建筑提倡的是关注公共利益(图片来源:百度)

终评评委严迅奇则从实操角度提出建议:“公民建筑提倡的是关注公共利益,具有人文关怀这样的一类建筑,但在公民建筑旗号之下,商业性建筑很难从小学等民生建筑中突围获奖。是否可以新设一个奖项,以不同的价值观为标准,来关注这些有公民性的商业建筑?”

这一建议得到在场评委认同。“我们不能拒绝大建筑,提名人需要关注更多的建筑类别,不能够受上一届、这一届已经入选作品的导向影响。”李晓峰说。提名及初评委员会主任赵辰则强调,不管是商业、慈善还是民用建筑,一定要强调公众利益和公众性。

“希望下届中国建筑传媒奖作品种类更多,希望商业项目也能加入进来,也希望有更多符合公民建筑理念的商业建筑出现。”王骏阳说。

严迅奇获选为下一届评委会主任

 在各个奖项的评审过程中,终评评委的实地考察报告是评判建筑的重要依据。对入围项目全部进行评委实地考察,这在内地建筑奖项评选中是首例,这一环节也被认为是体现程序正义的重要支撑。在19日下午举行的评委及提名人闭门会上,初评及终评评委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议提名人对提名作品进行实地考察,提名更加名副其实的公民建筑。

“要真正体现公民建筑的价值,我们对建筑的理解深度要加深。在价值取向上大家几乎认同,怎样的建筑是公民建筑,但若提名人没有实地考察环节,初评时的程序正义将难以体现。”《时代建筑》主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支文军表示。他的这一建议得到不少评委支持,下一届提名人会议将这一建议实践提上日程。

另外,在19日召开的闭门会上,终评评委会经过投票确定了下一届评委班底,香港许李严建筑工程师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严迅奇,将担任下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终评评委会主任。为确保程序正义原则,下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初评委员会主任黄居正,与届时投票选举出的第四任初评委员会主任将列席终评闭门会议,并参与最终投票。

现在中国建筑传媒奖已是风华正茂(图片来源:百度)

主办方观点

通过建筑传媒奖推动公民社会建设

中国建筑传媒奖今年已是第二届。相比2008年,现在中国建筑传媒奖已是风华正茂。其提出的“公民建筑”的理念,在两岸三地更是广泛传播,并有深入影响。现在,我们可以自信地告诉各位,中国建筑传媒奖已成为两岸三地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奖项。

 今年参评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质的飞跃。自行申报作品100多件,是08年的5倍;提名作品130余件,是08年的3倍;其中香港、台湾参评的作品超过50件,是08年的5倍;竞争最为激烈的最佳建筑奖,参与作品多达60余个。

过去的两年,一直有人问,南方都市报作为一家大众媒体,为什么会办建筑奖。若是用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这源自一种责任。南方都市报一直致力于推动公民社会建设,我们深信,“走向公民建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设立中国建筑传媒奖,我们希望向建筑界和社会发出这样的呼吁:形象工程的时代该结束了,让我们开创一个“公民建筑”的时代。

赞助商观点

 建筑师若成为甲方,城市会更有希望

 郭赞明 光耀集团董事长

 我们目前也是名列百强的房企,以创建梦想城市为公司理念,这个平台在3-5年内有800万建筑面积可以提供给建筑师合作。我本人也对建筑,尤其是对标志性建筑非常地崇拜,每次旅游第一件事总是看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一分子,我感觉现在的社会、制度要做建筑师,特别要做著名建筑师不容易。目前的规划建设制度,加上开发商门槛不高,而建筑师要在他们的种种要求之下进行设计。如果把设计师作为甲方出现,我想我们中国建筑、城市建筑会更加有希望。

建筑师拿不到合理的设计费,还要受不是太高水平的发展商的指挥,可想而知在中国建筑市场上要出标志性建筑、要出好作品是难之又难。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平台、这次赞助,跟著名建筑师交流,也很赞赏南方都市报这样的大众媒体对建筑的关注和重视,希望通过这些共同的努力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前行。

责任编辑: He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