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汉斯·史迪曼:柏林的城市空间特色

2014年3月20日上午,由柏林前规划局局长汉斯•史迪曼主讲的《柏林城市空间特色和城市空间的构成》专场讲座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举办,讲座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总院•科技委建筑分委员会和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联合承办,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汪恒主持。

柏林前规划局局长汉斯•史迪曼主讲《柏林城市空间特色和城市空间的构成》

汉斯•史迪曼介绍说,城市空间已经不仅是城市规划师与建筑师所关注的话题,其已经成为政府工作者以及每位市民所共同关注的话题。他以柏林城市规划的历史变迁为主题,与到场的两百多名城市设计者们分享了他对柏林城市空间的解读,以及柏林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设计理念。

1990年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合并,汉斯•史迪曼同年开始就职于柏林规划局并担任局长一职,史迪曼在任期间所制定的有关柏林建设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柏林的城市面貌。

“批判性重建” 

“在1989年以后,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合并,柏林成了一个现代民主建筑运动的实验场。”他介绍说,东西德合并后,如何让柏林重建整个市政规划系统,让东西德重新连接起来,成为史迪曼在位期间的主要工作,“虽然柏林曾一度被战争大面积摧毁,但对柏林的重建过程始终是批判性重建”他讲道。

“批判性重建,是希望连接现代建筑与柏林街区院落式建筑之间存在的巨大裂痕,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柏林城市结构,让它能融入到现在的时代。”对于部分帝国时期、普鲁士时期甚至是纳粹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规划部门在进行充分论证和争辩之后有选择性地将他们保留下来,部分建筑被改建为城市公共设施。

比如纳粹的帝国中央银行是否保留的问题一直饱受争议,柏林政府在经过了反复的讨论后将这座建筑保留了下来,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融入到这个建筑中。它现在是德国的外交部大楼。“建筑本身与意识形态是无关的,重建并不是让它回到以前的样子,而是让它能融入到现在的时代。”

纳粹的帝国中央银行是否保留的问题一直饱受争议

“批判性重建”同时也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原则,比如,“柏林历史上形成的道路格局和限定街道空间的立面应该得到尊重并尽可能重建;建筑形象以古典的柏林式建筑为主,其檐口线脚的高度为22 米,屋顶高度不超过30米;建筑用地以街块为单位,凡是报批的规划都必须预留20%以上为住宅用地。”这些原则影响到了所有的新建筑,也影响到整个柏林城市的面貌。

同时,他也介绍说,在柏林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各种关于建筑风格的争论也一直存在,比如,柏林新建筑的外立面应采用传统意义上的“砖石”材料,还是采用代表现代开放风格的“玻璃”材料等等,“像这样的争论其实从来没有停止过”。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城市规划德国柏林汉斯·史迪曼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