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单霁翔: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

网络配图

文化竞争力决定城市竞争力

1933年,国际社会诞生了关于“功能城市”的《雅典宪章》,解决欧洲一些大城市出现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犯罪率高、环境恶化等一些城市病,主张以功能分区的观念规划城市,并指出城市的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要协调、平衡发展。这一理念对各地城市规划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功能分区无法解决城市的诸多復杂问题。

这种绝对的理念,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受到了批评。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对于復杂的城市系统,仅仅依靠“功能分区”无法解决城市发展的诸多復杂问题。比如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某城市,居民区规划在西边住,工作区在东边,骑车上班要一个多小时。导致每天早上和傍晚数百万人堵在上下班的路上好几个小时,人为地造成了交通的拥堵,市民休闲时间的减少,情绪的不稳定。这就是典型的功能城市,这不是真正的和谐城市。

怎么样规划管理城市?

一是城市文化构建和谐城市。城市文化是社会文明在城市的缩影,是社会和谐在城市的集中表现。“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既是治国谋略,更是城市文化的精髓,是实现社会和谐、诚信、责任、尊重、公正和关怀的保証。将这一文化精髓贯彻到城市发展的各项事业之中,才能实现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人们有选择自己城市发展路径的权利,应该尊重人们对自己文化生活的选择。比如在威尼斯,几百年来,人们讨论城市的发展方向,他们没有让一辆汽车驶入自己的城市,所以威尼斯今天赢得了世界尊重的目光。

适宜居住是和谐城市的重要特征,将城市目标定位为宜居城市,体现了城市建设和发展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不是片面地追求“形象工程”,而是更关注文化的发展,关心人的发展成长,重视和发挥人的作用。这就对城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座城市应该有年轻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场所。但是,今天我们面临老龄化社会,更需要向老人提供一个温馨的享受共同生活的空间。今天我们的父母不愁吃,不愁穿。但他们最苦恼的就是每天自己的孩子上学或是上班以后自己独处那段8~10小时的时光。今天不像过去庭院式建筑,聚居在楼房单元裡,相聚变成很困难的一件事,甚至邻裡不相识。所以城市裡太需要交流的空间了。

维也纳在建设一个广场的时候,发现了地下有一个200多年的遗址。他们如获至宝,广场规划图纸展示了遗址,借机在展板上系统地介绍了这个城市的歷史。保加利亚的索菲亚,在修建道路的时候发现路的中间有一座小教堂遗址,并没有铲平或移走,而就在道路中间建了一个小博物馆。这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在道路中间的博物馆。

二是文化竞争力决定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经济竞争力,也包括文化竞争力。当前,文化竞争力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物质增长方式趋同,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的今天,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体现出更强的经济社会价值。

今天大多数家庭的支出都转向住、行。像惠州这样的发达城市,人们将向更高层次的家庭支出转化。住房解决了,车解决了,下一步将是四个趋势的支出:文化支出,看歌剧、话剧、芭蕾舞,去博物馆、图书馆享受时间﹔健康支出,参加体育运动,去健身房,打打网球这方面投入多了﹔旅游支出,去别的城市、别的国家走走看看﹔慈善支出,如把富余的钱捐赠给需要的人,自己抽出时间去做义工。这将是一个大的趋势。

很多城市在面对这样的旅游潮、文化追求开始挖掘自己城市的文化资源。比如贝多芬的故乡波恩,在离贝多芬故居还有一段距离的墙上、地面上就开始有标记,引导游客不由自主地走向贝多芬故居。云南腾冲也把艾思奇故居很好地保护起来,建成艾思奇故居纪念馆,使这座自然文化很好的小城今天也有了文化气息。

文化软实力能够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价值观。当今经济活动依靠的是文化内核,科研创新依靠的是文化造诣,生产管理依靠的是文化修养,技术掌握依靠的是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依靠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佛罗伦萨,当我们初到这个城市的时候,城市的领导并不是急于带我们去看教堂、雕塑、美术馆,而是反过来把我们送到对面的一个山上,给我们一杯免费的咖啡。当喝一口咖啡举目远眺的时候,我理解了他们的意愿。他们是想把佛罗伦萨最壮美的景观打入你的记忆。

吴良镛先生结合北京地理环境人文地理要求设计了一组住宅,规模不大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为尊重了人民的愿望,因而获得了联合国的最佳人居奖。

叁是城市文化创新引领城市发展方向。当前,城市不仅面临文化遗产保护不力问题,也面临文化创造乏力问题。丧失保留至今的文化遗产,城市将失去文化记忆﹔没有新的文化创造,城市将迷失方向。城市文化必须承载歷史,反映城市文化积淀﹔也要展现现实,反映城市文化内涵﹔还要昭示未来,反映城市文化创造。

北京天安门广场附近有一栋楼,是北京的一个老火车站,非常有歷史。但是长期以来都用来卖服装、卖果脯、卖电器。几年前,塬铁道部把这裡建成了铁道博物馆,展示了其应有的文化形象。维也纳在一组巨大的燃气罐报废之后,并没有拆除,而是进行了保护性的展示,将其变成社区文化中心,很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欣赏利用工业遗产变成文化中心这一个壮举。

城市文化不是化石,化石可以凭借其古老而价值不衰﹔城市文化是活的生命,隻有发展才有生命力,隻有传播,才有影响力,隻有具备影响力,城市发展才有持续的力量。所以,城市文化不仅需要积淀,还需要创新。隻有文化内涵丰富、发展潜力强大的城市,才是魅力无穷、活力无限的城市。

城市裡有很多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有些展示出自己的文化魅力,但有些则蓬头垢面,成为城市的负面形象。如果文化遗产保护不是给人们心裡带来了幸福快乐,而是带来了丑陋,这不是文物保护的本意。城市裡这些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遗存,应该是最体面、尊严、美丽的地方,是人们离歷史最近的地方,最能流连忘返的地方。有一些有古代遗址的城市进行保护性实验。比如东北有一座城市叫做集安,过去高句丽王国的国都。建都400年留下了大量遗产。然而我们在2003年去看遗址的时候,现场真是一片狼藉,很多的乡镇企业、出租屋都密密麻麻麻压在遗址上。我们后来决定对高句丽遗址进行全面的整治,用了4个月时间进行搬迁,不到一年时间进行环境改善,这个成果得到了国际肯定。2004年,那裡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类似的案例还有殷墟、大明宫遗址、无锡鸿山遗址,成都金沙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

其实文物保护就应该是这样,实施了以后不但能够保护文物,还能惠民。我们的文化遗址得到了长久的保护,城市多了一项大型的文化公园,老百姓受益,促进城市发展,彰显城市特色。

总而言之,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有叁个追求:新时期文化遗产应拥有自己的尊严﹔文化遗产事业应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应惠及广大民众。

2008年,国务院发展中心为各行业编制蓝皮书,也为文化遗产编制了第一本蓝皮书。因为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文化遗产蓝皮书》显示:“十五”期间,佔GDP仅0.018%的全国文物系统财政拨款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却达到了GDP的0.143%,即国家对于文化遗产每投入1,产出是8.1。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逐渐深化,更加注重世代传承性和公众参与性﹔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出若干新的发展趋势

文化遗产是个广博的概念,包括物质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遗产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范围在不断扩大,特别是1982年国家设立了歷史文化名城制度,2002年设立了歷史文化街区、村镇制度。可移动文物分为国有馆藏文物,民间收藏文物。国有馆藏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二叁级。到了2005年,我们国家成为世界遗产真正大国,世界遗产数量排第叁。世界遗产组织制订了一项制度,无论大小,一个国家一年隻能申报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国家很多文化遗产都在排队申请,所以不敢浪费这个名额。但是每次成功,并不都是一片喝彩,而是很多指责。如五台山,山西省政府非常骄傲说,我们花了8个亿经过5年奋斗终于成功了。于是网上就说为什么花8个亿,不成功能怎么样,这8个亿能搞多少间希望小学。“申遗”虽然花不了多少钱,但是纠正歷史的错误却要花很多钱。五台山“申遗”时,很多地方都要整治,其中最大的一处叫台怀镇。台怀镇过去那种深山藏古剎的意境早就没了,遍地都是小门面、小酒馆、小饭店,所以进行了整治。杭州西湖的“申遗”我认为是最美的一个过程。当地房价很贵,很多开发商都想在西湖附近分一杯羹,但是“申遗”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去白堤、苏堤走上一圈,周围没有一栋影响西湖景观的建筑。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城市文化文化遗产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