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广州加大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

北京路225号资料图

北京路225号历经60多年面目全非

设计师找回原有图纸“妙手回春”

建筑文化

遗产征集令

81919191

资料可发送至gzlishijianzhu@126.com

为发掘广州更多有价值的老建筑,促进广州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本报发出征集令,邀您一起“挖掘”线索,将有价值的建筑文化遗产写入保护名录。这些建筑应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或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有关,能反映城乡发展和人文历史。线索包括照片、图纸、文献、故事等资料。本报将酌情刊登,并将线索推荐给市规划局。

这是位于北京路225号的一栋5层骑楼建筑,因其橙色的外墙和郁郁葱葱的屋顶花园而显得非常特别。60多年前,这里只是一个杂货铺,现在则变成了广州本土服装品牌歌莉娅(拓展选址信息)的概念店,但这里并非贩卖衣服的店铺,而是向公众开放的会所——鲜花、展览、咖啡、满洲窗、花阶砖、水磨石米地板,这里是时尚与传统的交融,是老建筑在现代的复活。设计师和使用者活化使用历史建筑的经验,也可为广州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与思路。                     

改造耗时三年 恢复最初风貌

冬日一个温暖的午后,记者来到歌莉娅225概念店。一楼前台位置狭小,旁边一个温室花园用整面玻璃墙隔开,给人以很现代的感觉。经窄窄的旋转式楼梯往上,满洲窗、花阶砖和水磨石米地板依次映入眼帘,提醒人们这是一栋民国时期典型的岭南建筑。当年依据街角而建,有着扇形外立面,气质独特。

小楼建于1948年 最初是杂货铺

北京路225号建筑始建于1948年,当时是个搭棚式的杂货铺。1949年,业主余先生与设计师关已舟共同设计并建成了现在这栋五层楼的建筑。一楼为“恒美金铺”;二楼为余先生自己开的照相馆“半士摄影院”;三楼是一家牙医诊所;四、五楼业主自住。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旬后,一楼改为“延安运输社”;二楼转为“艳芳影像馆”;三楼是省港航运公司;四、五楼业主自住。

业主余先生是一位摄影师,曾在这栋自建的小楼里经营摄影室。后来,余先生全家移民美国,这座岭南小楼就彻彻底底成为一座商用楼,而每个租用者也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楼内装饰进行了修改——木扶手被涂上各种颜色,扇形结构的建筑被改成了方形。

现在,歌莉娅225还开辟了一个房间,展示余先生当年使用过的老式相机,以及他拍摄并上色的美女肖像。会所经理李智雯告诉记者:“老先生已有90多岁高龄,但还坚持每年回来看看,去年12月还在这里住了一周。带回来了几幅以前拍摄的照片供展览。”显然,余先生对老屋现在的命运很满意。

参考经典案例 恢复小楼最初风貌

这座岭南小楼是如何变成时尚会所的呢?歌莉娅服饰的老板胡启明是个地道的广州人。因和业主余先生是朋友,胡启明租用了这栋建筑。随后,他邀请设计师李伟斌对这栋岭南小楼进行翻新设计,将其改造成时尚概念店。

南汉广州城墙曾扩展到大南路、文明路一线,称为“新南城”。北京路225号就在当年的大南门位置,是对外商旅的出入口。李智雯说:“这正好契合了歌莉娅旅行即生活的理念,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要回到原来的地方,所以我们把原来的门牌号当成概念店的名字。”

改造一栋老房子比推倒重建要困难得多。用李伟斌的话来说,“第一次来到225号,感觉这里像鬼屋,只有一层是特卖场,四层、五层空置已久。”

幸运的是,房子原来的设计图还能找到。李伟斌参考了国际上对旧建筑保护改造的案例,保留了建筑物在1949年建造时的原貌。为此在整体施工上花费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对楼体作了全面的钢结构及水泥灌柱的支撑加固,并对风化墙面进行修补及防水处理。因建筑物的扇形结构造成室内外形成特殊的装饰效果,之前被使用者掩盖了的精彩部分,现在也重见天日。耗时3年多后,北京路225号于2007年以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能留的都留了下来”

花阶砖 满洲窗 水磨石米……

保留浓厚岭南格调与民国风情

这里名为歌莉娅概念店,但没有一件歌莉娅的衣服出售,室内花园、法式风格的花店、铺满花阶砖的展厅和露天咖啡厅成为这家概念店的全部。在这里,对细节的追求,对老屋物件的保留,给人印象深刻。在位于5楼的咖啡厅内,4张沙发就是由原来业主家的两张睡床改造而成的。用李智雯的话说:“除了垃圾之外,我们将能留的都留了下来。”  

花阶砖:房屋的五楼原来是业主一家自己居住,但改造时发现,花阶砖已遭严重损坏。为寻找最原汁原味的花阶砖,改造团队专程在泰国找到这种用老式工艺烧制的砖,并且按照原来的图案,让泰国工人用手工烧制而成。

满洲窗:225号二楼走廊有一排五颜六色的满洲窗,非常有岭南特色。李智雯说:“这里原来是推窗,但我们觉得变成会所后推窗不太方便,就改造成满洲窗。这些满洲窗也都是老物件。”他们在中山搜集了一些旧满洲窗后,又聘请中山的古董家具师傅,按骑楼的窗户尺寸进行改制。墙壁铺金色与黑金色不锈钢马赛克,与满洲窗形成了强烈对比,互相映照。

楼梯及扶手:保留原楼梯为水磨石米,并保留楼梯木扶手及铁花。从一楼至五楼,只作破损修改并打蜡。

水磨石米墙:原建筑的楼梯是水磨石米的,这是当时典型的工艺风格。设计师把旧工艺运用于墙面上,克服了施工的难度,将这一传统手艺展示在人们面前。 

屋顶梳形装饰:歌莉娅225概念店的屋顶有一个梳子形的装饰物,尽管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但在改造时还是保留了下来。李智雯告诉记者,这一装饰物本已腐蚀,他曾考虑拆除以保安全。后因其为建筑物的标志性造型,且其建造方式在南粤非常少见,因此还是用钢架加固保留了。参与施工的老工人则表示,这类屋顶装饰物有关风水,不能随便移动。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建筑文化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