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王澍:建筑里的乡愁

王澍新作“水岸山居”

王澍用几年的时间对浙江200多个农村进行考察,亲历了“乡村的礼失”。在他看来,这不仅是村落研究,也是社会调查,那些飞快被拆除的不是砖瓦,而是传统和文化。“实在无法想象,丧失传统的乡村会变成什么样子。”王澍痛心地说,“一旦把文化身份搞没了,我们站上国际舞台、面对全球的时候,拿什么跟别人对话?”

“所以,‘具体’就是‘一种’——把地方和乡土联系在一起,探索超越城乡冲突和矛盾、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多元化建筑方式。”王澍回答了自己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浙江的乡村普遍人口、村落密度较高,早期已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相对集中又分散的类城市化结构,这在当下来看更容易留住文化的根脉。”

但他也明白其中的不易:“只有当福利保障系统足够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资源能够同步抵达时,乡村独有的文明形态和传统DNA才可能延续。”但眼前的现实是,“在现代化的巨大诱惑下,你很难阻止当地人拆房子,而且拆的速度还会越来越快。”

另一个例证是,他早年设计、改造、抢救和保护的那些建筑也陆续被拆了,包括那间令外国人惊诧的大礼堂画廊。对此,王澍有些无奈:“究竟哪些东西需要坚持,许多人还是没搞清楚。”

做建筑,还是造房子?

——“我创造了一个空的舞台,等着角色走上来,他们在这里上演怎么样的生活,是我最感兴趣的。”

王澍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文人气质的建筑家”,欣赏他的建筑,很多时候更像是在欣赏一篇寓情于景的诗文。而他也曾这样描述自己:“我一向认为我首先是个文人,碰巧学了建筑这一行。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我看问题的视野就不太一样。”

王澍一向强调,自己是“业余的建筑师”,不做建筑,只造房子。“业余”是一种态度,以“建筑不就那么点事”的轻松,代替正襟危坐、铆足了劲要干点什么的严肃。同时,又带有针对主流“专业”建筑的审慎性、批判性,更强调“自由比准则有更高的价值”、“建筑对社会的责任和良心”。

“业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为兴趣而做,不掺杂功利,没有上下班时间,可随意地开工或停工。“业余”还是一种价值观,那种“扎根于生活的朴素和自然”,那些没有建筑师的民间建筑,反而更打动他,“好房子,就是应该像它该是的样子。”

将时间回拨30年。20岁的王澍就读于东南大学建筑系,聪明、叛逆,酷爱读书,思维活跃,“设计作业经常贴在橱窗中,令同学们仰羡。”

但从研究生毕业到开始读博的近十年时间,王澍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进入建筑设计所工作,而是用很多时间在中国各地背包旅行,从最真实的建造中获取经验。

有一个场景令王澍印象深刻。一天,大家围成一桌吃饭,谈得欢畅,他猛一抬头,发现周围基本都是民工,这提醒他,自己这个硕士毕业生正混迹于社会意义的“最底层”。不过,王澍更愿意称其为“工匠”:“普通人的建筑活动就是围绕修修补补、琐碎繁杂而展开的,没有任何所谓专业建筑师的专业设计过程可以取代。它

所需要的正是这些‘工匠’,也即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的‘干零活的人’。”

与他们在一起,王澍对建造过程的了解渐深,更重要的是,他对建筑的概念“落了地”:“我承认自己是最差的工匠,但明白了怎样做一个‘会’造房子的人。艺术家只要做一个面,但建筑师来做,必须能承重、可荷载,还得把建造理念想通、说通、做通,直至严丝合缝地、隆重地‘落成’。”

此后,他坚持做自己想做的建筑,在传统与现代中特立独行。那是大多数建筑都“规规矩矩”的年代,批判声不绝于耳,他却能做到心无旁骛,专注如一。

2001年,王澍遇到了最重要的“甲方”——中国美术学院。而他几乎所有重要的设计作品,也都是在此后完成的:他将宁波废弃的航运大楼改建成也许是世界上唯一可让船停靠的美术馆;他试图探索建造具有中国气质的现代建筑,用五种不同建筑类型和工艺建成宁波“五散房”;在迄今为止唯一做过的商业住宅项目“钱江时代”中,他于垂直塔楼中辟出大量公共区域,每户都有前院后院,试图把人与人之间失落的交往方式找回来……

威尼斯建筑展上6万片废弃青瓦组成的“瓦园”、世博会唯一的乡村案例馆宁波滕头馆、获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特别荣誉奖的“衰变的穹顶”令他名扬世界,法国建筑学院金奖、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等不少国际奖项,他都是“第一个中国人”。

“简直比画还美!”2008年的一天,初登舟山鲁家峙岛的王澍被头戴五彩头巾、身着红格棉布衣的淳朴渔妇吸引,停下了脚步。随行的当地人有些疑惑:如此寻常的渔业生产场面,值得激动吗?

“灵感并不等于标新立异,依托于生活、可持续发展创意才是最生机勃勃的。比如威尼斯,这个不到9万人的小城之所以被世人所知,就是将旅游融入了当地生动的文化生活中。”王澍一边说一边迫不及待地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起来。

两年后的春夏之交,王澍又来了。这一次,与他同行的还有10多位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顶尖建筑设计师。那些无人问津的破旧老屋、废墟中的破旧瓦片都成了他们眼中难得一见的“宝贝”,而鲁家峙原有的码头、船坞、输冰道等生产构筑物也成了灵感的源泉。按照规划,普陀区将拿出100亩土地,由王澍总负责,为鲁家峙量身打造一个以珍藏记忆为基础、生态低碳为核心、中西混搭的文化创意园区。

这也解开了许多人心中对“传统”的误区——多年来,我们以为广厦高楼才是现代化的标志,殊不知,在轰轰烈烈的“钢筋水泥森林复制运动”中,文化记忆的断层已经出现。新容初显的鲁家峙文化创意园区用可触可感的建筑景观向世界“发声”:传统与未来、梦想与现实同等重要,它们的运行轨迹截然相反,但终点是同一个。

“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这是王澍常对自己弟子提起的话。

占地800亩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是他为美院师生建造的小世界,也是这个“用房子写诗的人”用整整6年时间完成的最得意的作品。他希望,“这个世界甚至有自己的时间和世界观,是一个融化在自然里、思想飞扬、诗意盎然的地方。”

漫步其中,忍不住感慨,确实像极了一首风景诗,有山有水有树,还有桥梁、堤坝、田畈、沟渠、鱼塘……和而不同地组成了一个有机生态系统。当然,也有房子,质朴而谦逊,并不占据显著位置。这是王澍对于“建筑和环境关系”的体现:“与西方建筑学截然不同,在中国传统人文建筑学说里,自然比房子重要得多。”

美不美,谁说了算?

——“站在真正的好作品前面,所有人都会为它鼓掌。美就是尊重自然、尊重多样性,美就是慢慢来。要相信,人的观念是会进步、会变化的。”

2004年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第一期建成的时候,业内流传一种说法,“如果要在杭州找最难看的房子就去象山看”。

这一次,王澍的坚持在于,建筑应该更贴近水乡江南:“你可以将其解读为一直处于弱势的传统文化,以一种自信的方式向国际潮流发起的挑战。让出50%空间还给自然和农田,房子绝对不能比树高的种种‘不妥协’背后,包含着一种对新的城市建设模式的探索。”为此,他花了3个月思考,还几次爬上六和塔,拍下从塔内各个窗口向外看的镜头,最后用4小时就完成了设计草图。画图时,想象一只鸟从屋檐上飞起,一扇门被费力推开,一个人站在建筑中的某个位置回望象山,三五好友正在楼顶的天台上赏月……这是王澍常用的设计手法:不是在设计建筑,而是在设计生活。

“好在,大家的观念变得很快。反复体会之后,很多人逐渐意识到真正有一种不同的东西在这里出现了。”在王澍看来,每一个建筑都隐含着一种情绪,要留给观众探索的时间。

据说,有一天,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站在3号楼数米高的门洞前往外看,突然说:“咦,这不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么?”这确实是王澍故意在校园里放置的一个“惊喜”:“其实还有许多‘秘密机关’,比如教授们可以骑着牛,从山坡上慢悠悠走去教室;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