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娄永琪:不是反对城市化,而是做城乡交互

网络配图

Q:你怎么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成功?在你们已经在做的项目中,哪些算是成功的?

娄永琪:成功的标准,一是不靠政府扶持,是自下而上的,商业上是成功的;二是长期来看,这个经济如果放大10倍、100倍,对社会是起正向作用的,这个我们称为“修复型经济”。如果这两点能实现,就是成功的案例。很多案例在商业上是成功的,但放大100倍,未必是好事。比如我们做的改造农民房,变成民宿,现在商业上还不成功,但理论上是会成功的,Happy Weekend(快乐周末)在商业上基本已经被证实是OK的。不过我们自己并不特别主张这种商业模式,为什么呢?对我们来说,这只是在意识层面特别有价值,让资源往乡村开始动,这是有价值的,但成为主要的商业模式就有问题了。因为像这种社区支持的旅游,如果你在当地待了超过3天,你的“碳足迹”是负增长的,但如果少于3天,反而会带来更多问题。农民赚了钱是肯定的,却并不是可持续的,并不能放大100倍。

所以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如何让人在那里待超过一个星期甚至更长。这样你就必须带着工作去。目前我们想的是,中小型公司可以在城市里消失一个星期。所以那里要有wifi,要有打印机,要有办公场所,有饭吃。这个,资本家肯定会很欢迎的,算是给你疗养了,但你又在干活,晚上还可以搞搞团队建设,增加凝聚力。这个模式如果能被开发出来,就不一样了。

Q:对于你们设计的需要村民参与的项目,他们的自主性如何?

娄永琪:目前中国的乡村,由于100年前士绅阶层破产之后进城,陆陆续续经过几次折腾,有机会的人都从村子里溜走了。原来乡土文化有生命力因为它多元,村子从无限多元,到现在非常单一,不健康了。

我们所说的co-design,协同设计,与社区结合,你要先去定义谁是社区。我并不认为目前在物理上占据乡村的人,是唯一的或最合理的主体。我的合作对象既有村民,又有村子以外的人。以后乡村的社区,应该有新的人进来,才是好的循环。村民可能会想,为什么我们村子要别人进来?但其实长三角地区,移民是很多的,光“太平天国”,人口就损失大半,然后新的移民进来,现在又有三峡的移民。为什么长三角看不到安徽那样的老房子,没有宗族力量?原来我们一样有强大的宗族力量和漂亮的房子,因为“太平天国”以来,历次战争基本上把这里打平了。我们看未来,应该把界限打破。水土流失了,怎么让水土再回来?让知识分子回到乡村去,喊口号是没用的。但是反过来,如果有机会你去吗?如果有人成功了你会去吗?如果这件事很潮你去不去?以前资源都往城里跑,以后会往乡里跑,你反而觉得这是我的机会,这是我的生活。

Q:关键是让大家觉得乡村是一个和城市相当的选择。

娄永琪:对,在农村你可以用土灶做饭,比较香,城市里用电饭煲更方便,你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只要让大家有选择,可以流动,就是好的社会。我一直在说,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对应的,你不能说乡村搞得干干净净就不像乡村了。种粮食决定了它是乡村,在乡村不一定所有人都种粮食,但是会从事和粮食相关的行业。我们现在的逻辑是,种粮食只要 10%的人就够了,另外的人干吗?进城嘛!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实上和粮食相关的行业很多,需要很多专家的。经营农场的人不一定自己种田,喜欢就种,农民为你种田可以有三倍收益。我做这个项目不是反对城市化,我做的不是乡村设计,我做的是城乡交互,接下来我还要做都市农业。

Q:是什么促使你关注乡村的?是不是也受到梁漱溟、晏阳初等乡村建设先驱的影响?

娄永琪:在中国做一个知识分子,不可能不关注乡村的,我们的文化基本上就是乡土文化,像晏阳初、梁漱溟、费孝通,我不可能不受他们影响。知识分子还是要有社会关怀的。

Q:你现在做了这么多和乡村有关的事情,退休之后,你会想到乡村去吗?

娄永琪:没问题,而且这是很传统的道路。中国的传统社会很疯狂的,我们说它不好不好,但是它有很好的地方,有义学、义田,很社会主义的东西,穷人的孩子也会受到很好的教育,连饭都没得吃的范仲淹还能出将入相。过去很有意思,人们通过科举制度进城,然后还乡。这个循环很有意思。我相信走了这一圈,你再去劳作,会看到更多。不管是《论语》也好,《老子》也好,都讲躬耕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老贾在讲他的生活哲学的时候,你就觉得他有大智慧。当你看着生物生长、斗争,花很多时间思考它,你进入的深度是很深的,不像我们,旁征博引、看上去很科学的论文,其实没有走到那么深。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城市化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