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特克斯:以学生为中心打造可持续的校园
来源:中华建筑报投稿 2013-12-02
蓝谷高中 图二
如今,学习的形式和场所已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扩展到整个校园。对话、交流、沉思乃至休憩,这些在课堂以外学生更为自主的活动变得尤为重要,与其配套的教育景观也是如此。史蒂芬·特克斯说到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有一种可食性的景观,类似学校农场及在校园室外开辟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接触大自然,亲手耕种食物,并从中体会从种植到丰收的整个过程,然后这些食物又会供给到学校的食堂,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体验过程。所以教育建筑在造型、色彩、绿化景观的设计上,都应以美学的理念为基础,并应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要素,塑造一个优雅宁静,充满文化和时代气息的可持续的校园环境,让莘莘学子陶醉其间,怡然自得。
PERSPECTIVES(视角)特许学校 图一
可持续是推动生态校园设计的动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开始致力于生态规划的研究。上世纪80 年代末大学校园建设规划开始将生态概念引入进来。近年来,欧美的一些知名大学陆续启动了不同层次的绿色校园计划,把重点放在了拟定绿色生态校园规划设计上,以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建设。比如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实施的绿色大学计划,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启动的校园绿色行动等。中国的绿色学校概念是从1996年起步的,发展较为迅速,绿色学校目前也基本已经制度化,规范化。
PERSPECTIVES(视角)特许学校 图二
目前,我国高校提出的绿色校园建设大多以整体布局规划和景观塑造为主。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就是运用传统的院落式布局将东方院落文化与西方的理性和美学观念有机结合的典范。其校园环境不仅优美,而且明确了不同的功能分区,校园整体采用园林式的景观风格和自然式的道路系统,以此来体现山水园林的环境和南京大学的传统人文特色。另外,生态技术型校园通常很注重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有效的技术支持来降低生态校园对外界的依赖性,如辽宁大学新校区在建设过程中引入生态理念,将大量的生态技术运用于新校区的建设,实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欧美的校园一般比较注重建筑物的造型设计和外观美感。有的学校在建筑物屋顶和露台上栽种植物,利用复式绿化增强空间感的同时增加绿化面积;有的学校则会将建筑物架空,以保持地面的绿地通畅。
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这个时代必须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大背景下,生态校园建设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处于全球环境保护的浪潮中,学校建筑如何节约能源,节约建材,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为当前学校建筑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学校建筑设计中,需要注重学校建筑的环保设计,把对环境教育的内涵折射到学校建筑本身的设计上。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史蒂芬·特克斯表示,可持续发展在校园建筑设计当中,同样很重要,可持续性是推动设计工作的极其重要的动力,他们所倡导的可持续性是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相联系的。比如中国的校园要求朝南,有很好的自然采光,学校的家具应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诸如这些都是与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和健康环境的目的不谋而合的。
建设生态校园,主要是指低耗能和低排放型的运行模式,除了做到环境优美,绿化程度高以外,学校更要在硬件上实现生态校园的运行模式。实现形式包括校园的水、电、暖尽量使用可再生的能源,教室、宿舍楼及办公楼的建筑耗能指标应该符合国家节能建筑标准等等。
生态校园的建设应当积极倡导教书育人与环境育人理念有机结合,从高起点规划设计入手,不断调整和完善校园规划设计方案,运用绿色可持续策略,不断改善校园环境,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寓教于景的原则,努力打造多层次的自然生态环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