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阿密40年楼龄大楼坍塌,发达国家也有豆腐渣工程?
来源:畅言网 2021-06-25
据报道,美国迈阿密昨日一座12层公寓部分倒塌。有网友说现场像定向爆破,有人怀疑是恐怖袭击,还有人说就像是突然拆迁。据相关资料推测,事故原因可能是房屋地基下沉、施工方设计失误、豆腐渣工程、缺少房屋后期维护和监管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海水腐蚀、地基沉降还是神秘力量导致?
迈阿密12层公寓坍塌,造成3人死亡
根据美媒报道,6月24日凌晨1点30分左右,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一栋12层公寓发生部分倒塌(136个单元房,约55个倒塌),目前已确认死亡3人,99人失联,救援仍在持续中。
当地有关部门表示:整个搜救工作可能要持续几天甚至一周,而且不确定另一部分楼房是否也会倒塌,因此现在情况非常紧急。此外该幢建筑里的居民大多为外籍人士。
目前关于楼房倒塌的原因还没公布,但是据该市市长的说法,他很难相信楼房会自己倒塌。此外根据迈阿密国际大学的一位研究员介绍,这幢大楼是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而在1990年后,有关部门就发现该楼正在以每年2毫米的速度下沉。
Fox新闻网事件报道页面,评论中网友纷纷猜测事故原因。有人认为海水化学腐蚀钢筋,也有怀疑地基沉降导致坍塌,网友还对部分墙体倒塌表示费解,认为只有定点爆破能达到。总之,原因疑窦丛生。
同在迈阿密,快速建造的天桥坍塌,造成6死10伤
2018年3月15日,迈阿密市城西佛罗里达国际大学(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附近一座在建过街天桥发生坍塌,已造成至少6人死亡,10人受伤。
据CNN报道,一名工程师在事故发生前两天打电话给州政府,报告建筑结构出现裂缝,但直到事故发生前没人查看这条留言。
出事故的天桥是个“加速工程”,FIU采用了加速桥梁施工技术建造,与传统的建筑方法不同,它简化了建筑过程,使桥梁工程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完成。
天桥耗资1420万美元,施工建设由Munilla Construction Management公司完成。竞标时为了争取赢得FIU天桥项目的合同,MCM强调,他们能够在不中断交通和造成安全风险的情况下完成工作,并且保证建设速度很快。
MCM在提案中称,这座950吨的人行天桥将在现场建造,然后在“一夜之间”到位。这意味着对大学活动和交通造成的干扰较小。这也回答了很多网友质疑为什么在建工程下面还能通车,原来是建筑公司的竞标噱头。FIU预计这项工作将在36个月内完成,但MCM承诺它可以在30个月内做到。
伦敦罗南角公寓,煤气爆炸引发续倒塌,4死17伤
罗南角公寓(Ronan point)是一座位于东伦敦,新汉姆的一幢22层的高层公寓楼。若不是1968年5月16日的一起爆炸事故,这幢刚刚完工于1968年3月的公寓楼也许会像坐落在伦敦这座大都市的其他众多公寓楼一样,默默履行着自己的使命。1968年,5月16日清晨5:45时分,住在18层90号房间的住户艾维霍奇 (Ivy hodge) 走进她的厨房,点燃了一根火柴想要烧水泡一壶热茶。这根火柴却点燃了泄露的燃气,引发了一场爆炸。该次事故中共有4人死亡和17人受伤。
罗南角公寓楼采用了当时最富盛名的larsen-nielsen技术,这种1948年兴起于丹麦的技术大量使用预制混凝土结构,以此来最大程度地减少现场施工。
政府立刻成立了调查小组负责此次事故的原因。同年,调查结果确认了整幢公寓的坍塌起源于18层东南角公寓的厨房的爆炸。厨房的燃气管和炉灶连接处的一个铜制法兰螺母(或者叫带垫螺母)在安装时由于过度拧紧而被损坏,导致该连接的失效并引起燃气泄漏。泄漏的燃气可能聚集在房顶,所以并没有被艾维注意到,由明火引燃了燃气并最终导致了爆炸。爆炸瞬间产生的压力损毁了艾维公寓里隔离起居室和卧室的内墙,又进而损毁了卧室和起居室的外墙。这些外墙作为承重墙,是18层以上楼房在该方位仅有的支撑。它们的损毁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19层,20层,直至22层该方位的楼板由于失去支撑,纷纷坍塌。19层至22层,整整四层楼的位于该角落的起居室和卧室全部塌落至18层,由此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力又引发了第二次坍塌。18层以下所有楼层位于该角落的公寓的起居室的墙壁承受不了冲击力,一层接一层往下坠落,直至整幢公寓的西南角全部坍塌。
在罗南角公寓被建造的19世纪60年代,连续坍塌是没有被设计规范考虑在内的。也因此,罗南角公寓坍塌时间给有关当局和民众敲响了警钟。1970年,英国对现行的建筑规范(building regulations)公布了第五修正条例 (5th amendment), 要求建筑结构在设计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整体稳定性(英式英语里有一个专门的名词robustness来指代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即建筑在遭遇火灾,爆炸,冲击或者其他人为灾害的时候,必须保证结构不会发生于初始事故诱因不相称的连续坍塌。这是全世界最早的对结构整体稳定性的规范要求。
26年前,韩国三丰百货大楼倒塌,死亡人数高达502人
1995年6月29日早晨,位于韩国首尔瑞草区瑞草1洞的大楼内部工作人员突然发现楼内的柱子出现裂缝。但直到下午两点,三丰集团才让工程师过去检修,工程师建议立即停业。但三丰集团的管理层却否决了这个提议,他们不想白白损失这一天的营业额。
下午5点左右,灾难发生,大楼在不到20秒的时间内,彻底倒塌为一座废墟,502人因此丧命。
经调查,大楼本应是四层,办公用途。但后来三丰集团决定改为商用,于是更换了建筑方,并且还额外加建了一层,原本的建造设计被大幅改变(这已经为事故埋下了安全隐患)。而后,为了增加收入,又决定把五楼改为传统韩国餐厅(由于需要安装众多设备,比普通餐厅要重很多),还在楼顶上放了三十吨的空调设备。
于是整个大楼就在这样超负重的状态下,坚持了6年,最终倒塌。可以看出,整个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后来的建筑设计不合理导致的,但直接原因却是人为的,本来有机会避免人员伤亡的,但却为了利益罔顾生命。
当年12月27日,韩国汉城地方法院以违犯《特定犯罪加重处罚法》及业务过失致死罪的罪名,分别判处三丰集团会长李鐏、三丰百货大楼社长李汉祥10年6个月和7年有期徒刑,并分别处以1300万韩元(约1.7万美元)和1200万韩元(约1.6万美元)的罚款。
墙壁大裂缝、地面下沉、严重漏水......澳洲集体住宅问题多多
从“奥林匹克公园住宅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到业主甩卖无门的“负资产”,悉尼Opal Tower只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一代“楼王”在2018年12月24日这天迎来了一声巨响,一开始警察甚至以为是“炸弹袭击”。
当时约有300名居民从Opal Tower撤离,排查现场之后,警方发现不是炸弹也不是恐怖袭击,而是墙壁开裂。一条大裂缝赫然出现在10楼的现场,整栋建筑物略微有移动,至少有3套公寓的房门因为变形而打不开,更有住户被困其中……事情发生之后,新州规划厅聘了三位专家,出了一个36页的报告声称它“整体结构可靠”,住户们可以放心搬回去,但是大厦的业主委员会也聘请了一家公司进行调查,他们出具的报告则“不推荐住户短期内搬回去”。
撤离期间,Opal Tower开发商给每个住户有每天220元到500元不等的补偿金。但是房价雪崩,有业主在网上挂牌出售一套80万的一居室,结果惨被买家还到40万……租房的价格也肉眼可见的“大跳水”。
Opal Tower不是个例,根据网上流传的新南威尔士大学2012年一份报告显示,“新州85%的公寓业主,认为他们所住的大厦存在缺陷”。很多房产经纪甚至不建议用户购买楼龄短的房子,认为新造的房子存在不小的风险,事实证明不仅像Opal Tower这样的“新房”有风险,有一定楼龄的“老房”也不保险。因墙体开裂而紧急疏散住户的Mascot Towers就是一幢拥有12年历史的“老房”。
Mascot Towers不仅跟Opal Tower一样墙体开裂,而且地下室还渗入了地下水,工程师警告这栋高层建筑可能正在下沉!更惨的是,由于已经过了质保期,Mascot Towers的租户和业主连补偿金都拿不到!更更惨的是,业主们不仅拿不到补偿金,还要自掏腰包支付总价约为550万的维修费用……
“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可能是很多房主痛心疾首的问题,位于Zetland区的Garland Lofts公寓楼的业主更惨,他们面临的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也下大雨”的情况!在去年11月被疏散前,Garland Lofts的住户忍受着恶劣的居住环境,“大块的墙皮从天花板掉落”、大量霉斑腐蚀地板和地毯、水“像瀑布一样”从天花板上流下来,报警器严重故障,电梯停用,以至于专家不得不出具报告表示大楼已经不适合居住,一场大火就能让整幢公寓垮掉。
除了像Opal Tower这样实在瞒不住的情况,大部分建造缺陷,如渗水、发霉等“小问题”都被开发商用钱“摆平”了。仅悉尼的业主,过去5年内就至少获得超过3000万澳元的赔偿,通常开发商和业主在闹上法庭之前都会达成和解,业主在获得赔偿的同时,大多会签署保密协议,而后续的买家则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下“问题住宅”。
好的方面是,“问题住宅”集中爆发也让新州政府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总理Gladys Berejiklian表示年底会出台全澳最严建筑业改革法案。
参考
美国一楼房倒塌,已致3死99失联!警醒:各国重大建筑事故的原因
美国坍塌天桥建筑公司“黑料”缠身却备受政府青睐
【废墟之上】伦敦罗南角公寓爆炸事件
全球史诗级的建筑崩坏大盘点:开裂、漏水、下沉、坍塌……原来不只有澳洲的楼这么糟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