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东:
下面的就是大家一起讨论的环节,那我们也再次的把新加坡HAL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徐总请上嘉宾席。如果说下面的观众如果有任何的问题,也可以随时举手来与嘉宾做一个互动。

新加坡HAL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旸
徐旸:
非常感谢今天有这样的机会来参加沙龙,我在下面听了很久,听了前面各位前辈介绍的项目案例呢有一些感触,其实文化的话题份量很大,它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上下几千年的整个过程。刚才听了各位的介绍,我的切身体会应该是讲文化的这个话题对建筑来说就是对人们的生活整个过程来讲它是无时无刻存在的。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发前两年建设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在唐山,当地政府在唐山市里面做了一个曹雪芹公园,规模做得非常大,然后我们的项目是在公园的旁边,我们的业主他最开始承接的是政府的开发工作,然后这个公园从建筑角度来说做得非常差,它无论是从建筑还是景观来说都完全是一种形而上的,就是把建筑的毛皮完全照搬过来了,而且在搬的过程当中做得非常不到位,实际上当地的居民在这个建筑建成以后,他们的想法是什么样的?我们在做另外一个项目的时候去当地进行调研,然后公园里面的人们在公园里玩儿的时候他对文化的理念啊感受不到像我们这么深,而他们觉得这个公园非常好,他提供了一种他们日常生活当中活动的一个场所,而且他们那边的污染还是蛮严重的,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城市里面,它给这个城市提供了一个绿化的环境,实际上建筑对他们来讲他看不到建筑本身的品质这些,而是人们切身感受的一些东西,所以当时我们做调研的时候就问他们,如果我们要是在旁边做一个住宅这样的项目,你希望这个建筑的风格是什么样的,然后他们就讲,我们不关心这个住宅的风格,我们考虑站在这个公园里面,你们建筑的颜色不要影响到我们对城市的感受。后来我们在做这个住宅项目的时候我们尽可能的把建筑做到直的,然后高度做得不要太高,我们跟政府或者跟开发商进行一个沟通,尽可能在保证开发商利益的前提下把建筑做成这种小的扁平的,然后在靠近我们的住宅部分我希望我们的建筑成为这个城市的一景,我们的建筑不是对周边的索取,而是要与这个公园和谐,所以说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讲是希望我们的这个项目最终在传统意义上来讲,就是现代的建筑与传统文化上有很好的融合,另一方面希望能够满足以人为本的要求。

嘉宾对话
常海东:
今天的信息量非常多,设计师都把各种各样能够反映文化的手法、方式都做了搜罗万象介绍,所以我想把时间也交还给大家,那我想毛总,您对上面的这些案例有些什么样的想法可以跟大家交流的。
毛厚德:
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是今天可能从尺度上,神山他刚才讲的尺度,实际上讲了一个周而复始的概念,我觉得文化是特别简单的一件事情,是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来表现的,刚才神山所描述的是通过一年一度的高考战争反映了文化的内容,而可能这边刚才讲的觉得把这个建筑和周边环境的一种关系,或者是尺度的破坏,或者是空间的转换,像JWDA这个东西可能是他对这个自然的思考,可能也是一种宗教崇拜,这些东西也是一种文化的主题,这时候我们会发现文化无处不在,我觉得大家不要把文化简单的定义成某种符号,不是说像中国的世博馆,一定要用大LOGO才能够决定中国的文化,我觉得要用中国的思考去做中国自己的建筑就是文化。我们表面上做得比较复杂的一种方式的话之外的话,大家看到这个建筑很像鸟巢这么一个东西的时候,其实可以有很多思考,如果说我们做一个施工的变换,把这个东西搬到上海,你觉得会发生一个怎么样的变化?来自RTKL王先生是怎样觉得那?
王怀昌:
当看到我们刚才迪拜的那个城市综合体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一种距离感,其实这里我们就是想从另外一个方面展示文化的差异性,有各种各样的地域文化,我觉得文化这个词是很大的。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可能大家在讨论建筑的本质,如果说建筑是我们文化的一种固态的形式,这只是一种理解,它不是一个定义,其实用传统的建筑来说它是一个过于形式化的,第二又是一个充满金钱味道的、过于拜金的,第三这个项目又是充满着表现欲的一个项目。其实我觉得如果把我刚才形容这个项目的三个形容词用在现在一些中东的富豪的商业形态上是不是一样呢?,如果说拿到上海来说,可能这种方式就是不合适的,所以说建筑它只能反映当时的形态,它有它的文化背景我觉得可以这么去理解。
黄凯威:
我想讲的就是时间在动的时候其实没有停也没有动,其实永远是有对比的有黑就有白,我们讲的全部都是本地一个文化。然后他刚才讲到了shopping mall,那么当shopping mall出现在全世界的时候,那么这是不是它本身就是一个国际文化,shopping mall是比较休闲、高档的一种情况,问题是当我们有了这种国际文化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它?它是一个好事还是一个不好的事?我的这个问题抛出来跟大家去讨论。
毛厚德:
你们觉得购物文化有地域性吗?
王怀昌:
讲到购物文化的地域性,首先我觉得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文化的定义是什么,就是说购物能不能出现文化,如果说购物习惯于地域性。那么文化它是对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总结,所以说到地域文化的地域性,我觉得是有,但是是有一个共通的东西,就是说就像我们接受的教育一样,可能都是比较现代的这种教育,我们的审美也在随时发生变化,购物不仅是有地域性差异,它还会有时间差异,地域建筑是对当地人生活习惯的概括,这就是建筑本身的魅力所在。

沙龙现场
毛厚德:
我觉得过去大家都认为建筑是文化的全部,但是现在这种观点好像越来越感觉站不住脚了,你觉得建筑能够解释文化吗?
胡劲松:
我觉得我们做建筑,要尽可能的保持一些地域化的内容,建筑本身就是文化的一本分,消费也是种文化,雷同80、90参与10到20甚至品牌都是一样的,旅游建筑我们尽可能保留当地文化,不然飞来飞去都是一样的,这个价值最后也会体现在商业价值上。
畅言网编辑:
现在设计中也存在一些业主和开发商出现分歧的时候,然后你要把握10%或者20%,那您是怎么去做到的?像刚才您演讲中谈到的项目,如果业主给您规定了一个时间,那您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去把文化融合在建筑中的?
胡劲松:
每个项目还是有差异性,从业主的角度讲当然越快越好,但是设计师要让他明白这个时间和结果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还有就是设计过程就像设计师和业主的博弈过程,但是你要让业主明白我们在共同蕴育就像在培养小孩子,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是不完美的。

嘉宾合影
幕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