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深圳福海中学 /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

深圳福海中学(第十六高中)位于宝安区福海街道,其南侧为高层居住小区,西侧及北侧为未来发展用地。项目面对一片新开发区当中的空地,建筑师应该如何的介入场地?相较于反映场所的历史与自然文脉,设计更需要重新想象,思索可能的生活事件,建构未来校园的场所感。

我们从“城市”中获得启发。路易斯·康描述的城市,是能够让孩子在其中穿梭来往、观察成长、知晓未来方向的地方。学校空间,尤其是住宿学校,学生像修道院里的僧人,朝夕来回在课室与寝室之间,日出日落。一个好的校园,更应该像城市空间的巷弄广场,拥有多元的大小空间和丰富的公共大厅和绿地,让学生们互动交流、沉静思考、探索学习。

随着深圳城市的快速发展,高密度已经无可避免成为中小学校园的必然。深圳福海中学建筑总面积达70,000平方米,是36个班级1800个学生的寄宿制高中。设计除了在校园布局上采用建筑北高南低的体量策略,化解多层与高层的差异,有效增加日照面积,同时分别在多层与高层之间采用多个层高策略调控中间尺度,形成相互串联的活动平台或“新地面层”,塑造出复合的立体校园。

校园不只是一个个单体建筑的组合,而是青少年成长的生活容器。对于深圳福海中学的设计,我们在反思建设任务书的密度挑战同时,更试图在高层和多层的上下之间建立一种人与建筑、人与大地的尺度关系,想象一种立体、自然的未来城市建筑类型。

如果我们无可避免地要面对一种越来越大和高的建筑,那么建筑必须成为一个微型城市,有不同的地面高程,以及高低错落的平台与大树。建筑城市主义的校园,就是让这个立体建筑的城市成为学生体验生活与自然、累积知识、孕育灵感的场所。在这个校园城市里,建筑既是校园,也是多元丰富的城市。

教室是学习空间和社群关系的起点。我们把三层宜人尺度的院落经由垂直的交错叠加,引入高密度校园,让下层的平台成为上层的植栽地面,在人为的建筑中划出一片自然的小天地。

建立院落的围合与开放关系,是形成校园空间的第一步。具体落实到教学区的合院设计,垂直方向上的发展与水平方向上的延展相互叠加,建立起遮阳通风的廊道与院落系统,进而打造出适合岭南气候的合院校园城市。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深圳福海中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